本周早些时候,中国最高法院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讨论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以及司法系统对涉及数字资产案件的处理方式。此次会议由主要司法部门和法律学者参与,强调了中国在不断变化的法律挑战中重新承诺澄清其加密禁令的执行。
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的代表与各法律机构会面,审查了关于加密货币争议的最新研究。与会者讨论了与数字资产相关的刑事和民事案件,并探讨了潜在的执行策略。
2024年11月,上海法院发布的一项重要法律意见确认,个人拥有加密货币并不违法,即使中国数字货币倡议的负责人面临贪污指控。在上海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账号上发布的法律文章中,法官孙杰提到了一起涉及两家公司因首次代币发行(ICO)而产生的诉讼,ICO在中国被视为非法。孙法官的评论澄清,尽管商业加密活动仍然被禁止,包括交易和代币发行,但个人可以合法持有比特币等数字货币。
这一裁决为中国的加密持有者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指导,之前由于严格的政府政策,该领域充满不确定性。尽管有明确的法律框架禁止商业加密货币活动,法官强调,加密货币作为虚拟商品,被视为财产,可以合法拥有。然而,这种所有权不包括可能威胁金融稳定或促进非法活动的行为。
此法律意见的发布正值比特币价格回升之际引发了对中国加密行业未来的猜测。根据2023年8月的一份报告,尽管自2021年以来此类交易活动是非法的,但中国的Binance用户在一个月内交易了价值900亿美元的加密资产。在2017年之前,中国主导了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占据了80%的以人民币进行的比特币交易。
尽管政府对加密货币实施打压以及当前的熊市,中国的区块链行业依然强劲,全球区块链项目数量名列前茅。注册“区块链”名称的公司超过5000家,相较于2017年的500家有显著增加。
全球加密货币市场遭受重大损失,自2018年1月初达到峰值以来,总市值下降了7060亿美元。比特币价格从2017年1月的近20,000美元暴跌至2018年12月的约3,500美元。中国央行报告称,其对国内加密货币交易的禁令有效地将涉及人民币的加密交易活动减少至仅1%。
尽管禁止国内加密货币交易和首次代币发行(ICO),如Binance、Huobi和OKcoin等公司仍然是行业内的重要参与者。此外,中国公司比特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矿机制造商,供应75%的所需设备。
专家将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打压归因于对缺乏集中监管、加密价格波动性以及交易匿名性的担忧。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已发布旨在限制加密货币交易的法规,以改善投资者保护和降低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