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资产代币化(Real-World Asset Tokenization,简称 RWA)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价值的认知方式。通过将房地产、美国国债、大宗商品、知识产权等有形或无形资产的所有权转化为区块链上的数字代币,RWA 实现了资产的碎片化持有、全天候流动性和可编程合规性。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预测,到 2030 年,RWA 市场规模可能达到 16 万亿美元,而世界经济论坛则预计到 2027 年,全球 GDP 的 10% 将以区块链形式存在。

RWA 的代币化过程包括资产映射、代币发行、数据集成、合规性设计、可交易性和托管六个步骤。这一过程不仅让高价值资产变得触手可及,还提升了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从碳信用到奢侈地产,RWA 的应用场景正迅速扩展。

机构先锋:贝莱德与富兰克林邓普顿

在这一领域中,贝莱德(BlackRock)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 是两家最具代表性的机构,它们分别推出了将传统金融工具上链的代币化基金。

2024 年 3 月,贝莱德与 Securitize 合作,在以太坊上推出了 BUIDL 基金(BlackRock USD Institutional Digital Liquidity Fund)。该基金将美国国债和回购协议代币化,收益每日直接发放至投资者钱包。BUIDL 支持以太坊、Solana 等多个链,并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代币可在预审投资者之间 24/7 转让,且 1:1 由真实资产支持。

与此同时,富兰克林邓普顿 推出了 FOBXX(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这是美国首个在公链(如 Stellar、Polygon 和 Arbitrum)上记录所有权的注册共同基金。该基金发行的 BENJI 代币 可用于点对点转账并集成至数字钱包。截至 2025 年中,该基金管理资产超过 7.6 亿美元,7 日有效收益率达 4.13%。

法规碎片化:全球监管拼图

尽管发展迅猛,RWA 仍面临监管碎片化的挑战。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依据 Howey 测试将代币归类为证券、商品或财产,导致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欧盟的 MiCA 法规 提供了更清晰的框架,尤其在稳定币和证券代币方面。新加坡瑞士 则因监管透明度而脱颖而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采用“同类活动、同类风险、同类监管”的原则,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则根据资产类型制定监管标准。然而,跨境发行与交易 仍面临重大法律障碍。

real world asset token 现实资产代币化

技术基础设施:智能合约与跨链互通

RWA 的成功依赖于强大的技术基础设施。智能合约 可自动执行合规、收益分配和资产转移,减少中介依赖,但必须经过严格审计以防漏洞。跨链互操作性 也至关重要——Chainlink 的 CCIP 和 LayerZero 等协议正致力于实现链间资产无缝流通。

托管服务同样关键。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Anchorage Digital 等机构已提供合规的数字资产托管服务,为传统金融与区块链之间架起桥梁。

超越债券:房地产与 ESG 的新场景

尽管国债代币化是当前主流,但 RWA 正扩展至 房地产碳信用奢侈品艺术品 等领域。平台如 RealT 允许用户持有租赁房产的碎片化权益,而 Toucan ProtocolFlowcarbon 正推动碳信用代币化,助力 ESG 投资。

例如,普通投资者如今可持有一套曼哈顿公寓或一幅毕加索画作的一部分——无需数百万资金或复杂法律程序。这不仅是金融变革,更是文化认知的转变。

从试点到基础设施:机构的战略转向

RWA 的叙事正从炒作走向基础设施建设。机构不再问“是否要代币化”,而是“如何代币化”。贝莱德提出的 10 万亿美元代币化愿景 和富兰克林的多链策略,表明他们对区块链金融的长期承诺。

随着监管清晰度提升和跨链技术成熟,RWA 代币化将成为全球金融的新基础层。数万亿美元的资产正等待被解锁,这不仅是趋势,更是结构性转型。


Trade on JuCoin

Explore More From JuCoin:JuCoin Exchange |Twitter/X |Telegram |Discord |Ghost

Shogu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