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pee的崛起:从点击游戏到TON生态霸主

2024年8月,一款名为Dropee的点击赚钱(Play-to-Earn)游戏在Telegram平台上线,迅速改写Web3游戏市场格局。其玩法设计极简:用户通过点击屏幕提升代币价值,完成每日任务即可获得加密货币奖励。这种“零门槛”策略精准击中休闲玩家痛点,三个月内用户突破1200万,日活跃用户达80万,登上TON区块链DApp排行榜首位(DappRadar数据)。凭借社交裂变效应与即时奖励机制,Dropee成功将传统休闲用户转化为Web3参与者,月收入同比增长100%,成为TON生态增长的核心引擎。

Dropee转型危机
图片来源于 X

Dropee的爆发印证了轻量化Web3游戏的可行性。与Axie Infinity等重资产模式不同,Dropee剥离了复杂的战斗系统和经济设计,转而将用户行为直接转化为收益。例如,邀请好友可获得团队奖励池分成,而连续登录30天的用户可解锁稀有道具NFT。这种“游戏即挖矿”模式降低了认知门槛,但也为后续转型埋下隐患——大量用户仅关注短期收益,而非生态长期价值。

战略转型:构建Web3游戏工作室的野心

2024年12月,Dropee团队宣布从单一游戏转型为Web3游戏工作室,目标构建由单一代币驱动的游戏矩阵。这一决策基于两个核心逻辑:一是避免“昙花一现”,通过多元化产品延长生命周期;二是抢占5000亿美元休闲游戏市场,打破传统巨头垄断。团队披露,其AI开发工具已支持快速生成游戏原型,计划每年发布5-8款产品,覆盖模拟经营、卡牌对战等细分赛道。

转型计划获得行业巨头背书,The Sandbox、OpenSea PRO及Tioga Capital等机构注资,团队背景亦成亮点——核心成员曾主导开发400余款游戏,累计下载84亿次,创收10亿美元。对标案例中,FLOKI通过扩展元宇宙、DeFi工具实现生态增值,而SEED则聚焦可扩展性底层设施,Dropee试图融合两者路径:既保持C端产品爆发力,又搭建开发者协作网络。但这一蓝图面临现实挑战,例如如何平衡多款游戏的经济模型,避免代币通胀或流动性分散。


Register on JuCoin

TGE延迟与社区信任危机

2025年3月,Dropee社区矛盾集中爆发。此前团队在X平台承诺于第一季度末启动代币生成活动(TGE),但截至4月仍未公布具体时间表,仅模糊表示“优先完善工作室基础设施”。这一延迟引发用户大规模质疑,相关帖子下涌现数千条批评,核心诉求包括:公开代币分配细则、补偿等待期损失、明确治理权归属。部分用户指出,Dropee当前游戏内收入(如广告分成与NFT交易手续费)可能削弱团队发行代币的动力,导致经济模型失衡。

社区信任危机暴露了Web3项目的典型风险:当团队战略重心转移时,如何维持早期支持者利益?参考案例中,Nordom Gates曾因白皮书修订延迟TGE,但通过空投额外奖励挽回用户;而Dropee尚未提出补偿方案。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代币功能设计——若其仅作为游戏内积分,无法跨生态流通或参与治理,将难以支撑工作室的长期愿景。数据显示,2025年Q1因代币问题导致用户流失的Web3游戏占比已达37%,Dropee需警惕重蹈覆辙。

行业竞争与未来突围路径

尽管陷入争议,Dropee仍具独特竞争优势。其Telegram用户池与TON生态资源形成护城河,而传统游戏开发经验可加速产品迭代。短期来看,团队需解决两大问题:

  • 其一,尽快启动TGE并设计代币销毁、质押奖励等通缩机制,例如参考JuCoin Launchpool的流动性激励模型;
  • 其二,证明AI工具的实际效能,例如公布首款新游《Dropee Kingdom》(模拟经营类)的测试数据。

长期战略上,Dropee可借鉴腾讯Supercell的“工作室联邦制”,通过收购独立团队扩展产品线,而非完全自主开发。同时需探索“社交资产化”路径,将用户关系链、互动数据转化为链上身份NFT,增强粘性。若转型成功,Dropee或将成为连接Web2休闲用户与Web3经济的桥梁,而JuCoin等交易平台将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与合规框架。当前危机亦是行业分水岭——只有真正融合游戏性与金融价值的项目,才能穿越周期存活。

Neason 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