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ulta
Image generated by AI.

EOS的消逝与Vaulta的金融野望

2025年5月,一场链上代币置换将区块链史上最悲壮的实验推入终章——EOS主网代码库的最后一行注释被标注为「Deprecated」,取而代之的是Vaulta的银行操作系统。在JuCoin链上数据平台上,这场转型的惨烈清晰可见:EOS链上质押量单周蒸发62%,而Vaulta测试网的节点质押量却逆势突破2.3亿美元,仿佛旧神的骸骨滋养了新王的王座。Vaulta创始人Yves La Rose在品牌发布会上宣称:「我们用了三年时间证明,TPS(每秒交易量)的军备竞赛毫无意义,真正的战场是金融主权的重构。」他的野心藏在白皮书的第47页:通过比特币抵押和RAM市场,将Vaulta打造成「链上瑞士银行」,让10亿用户的无缝存取与借贷在去中心化网络中完成。但冰冷的链上数据戳破了叙事泡沫。据JuCoin研究院分析,EOS主网过去一年的日均交易量仅为12万笔,不到Solana的1/300,而Vaulta测试网的「零宕机」承诺至今未公开压力测试结果。更讽刺的是,其核心功能模块exSat——一个号称「比特币DeFi心脏」的协议——上线三个月后总锁仓量仅8300 BTC,不及市场预期的1/5。「他们试图用Web3乐高搭建巴别塔,但每一块积木都印着传统银行的Logo,」前高盛区块链顾问Didier Lavalle尖锐指出。Vaulta的银行业务咨询委员会名单暴露了真相:加拿大ATB金融集团、渣打银行、保险巨头Blockchain Inc.……这些名字与其说是合作伙伴,不如说是资本手术中的器官捐献者。

RAM市场的黑洞与代币置换的镰刀

Vaulta最危险的底牌,是继承自EOS的「去中心化RAM市场」。这个曾被诟病为「链上赌场」的内存交易系统,如今被改造为「比特币流动性枢纽」——用户抵押BTC换取RAM资源,再通过智能合约生成生息资产。听起来完美的闭环,却埋着一颗定时炸弹:一旦RAM价格崩盘,质押的比特币将成为连环爆仓的燃料。「这是用21世纪的技术复刻2008年的次贷危机,」Systemic Trust CEO Lawrence Truong警告道。他的团队模拟了RAM市场的极端波动场景:若BTC价格下跌20%,Vaulta的清算机制将自动抛售价值4.7亿美元的抵押资产,足以引发链上流动性雪崩。而5月底的代币置换计划,正在成为压垮信仰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据方案,EOS持有者需按1:1兑换Vaulta代币,但新代币将锁定6个月且无流动性保障。消息公布后,韩国交易所UPbit的EOS/USDT交易对出现35%的折价抛售潮,某匿名做市商在Telegram群组中写道:「这不是重生,是资本对散户的格式化屠杀。」这场豪赌的结局早已写在链上:Vaulta测试网中78%的交易由10个机构地址操控与渣打银行合作的「法币通道」仅支持英镑,美元合规牌照遥遥无期首款BTC活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1.2%,不及美债的1/4「Web3银行要么成为金融平权的圣杯,要么沦为资本收割的联合收割机,」ATB金融集团数字总监Alexander Nelson在入职Vaulta咨询委员会后坦言,「而目前,镰刀的寒光比圣杯更耀眼。」

Colin Win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