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正经历结构性转型。过去以流动性和资本保值为核心,如今财务部门正将数字资产视为战略储备。截至2025年中,全球已有超过90家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持有加密货币,总额超过760亿美元。这一转变受多重因素驱动:持续通胀、法币贬值、传统工具收益率低,以及希望与Web3原生生态系统接轨。比特币仍是主力资产,但以太坊、XRP、Solana,甚至与人工智能相关的Fetch.ai(FET)等代币也在快速获得关注。

融资机制:PIPE、可转债与结构性融资

部署加密财务策略需要资金支持,企业正采用日益复杂的融资结构。PIPE(私募配售)成为主流方式,机构投资者以折扣价换取股份,提供前期资金。可转债则常为零息债券,并以加密资产作抵押,提供灵活性。例如,GameStop与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在2025年通过PIPE与可转债筹集数十亿美元,用于购买比特币。与此同时,Interactive Strength(TRNR)设立5亿美元融资结构,收购FET代币,打造全球最大的企业AI代币储备。

多元化配置:以太坊、FET与稳定币

尽管比特币仍是旗舰资产,但企业正积极多元化其加密资产组合。SharpLink Gaming筹集4.25亿美元建立以太坊储备,表明其向智能合约平台倾斜。VivoPower International增持1.21亿美元XRP,Nano Labs则通过5亿美元可转债计划收购BNB。这种多元化反映出企业将财务资产与业务重点对齐的趋势。例如,AI公司集中持有FET,而金融科技公司则探索USDC与PYUSD等稳定币,用于收益生成与跨境支付。

风险管理:对冲波动性与保障流动性

加密资产的波动性对财务管理者构成挑战。根据FinchTrade,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对手方风险与监管不确定性。企业采取以下策略应对:

  • 现金流预测与流动性缓冲,避免被迫清算;
  • 包含稳定币与山寨币的多元化组合,降低比特币价格波动影响;
  • 使用mNAV(市场调整净值)BPS(每股比特币)等指标,透明传达风险敞口;
  • 利用远期合约与期权等工具对冲汇率与加密价格风险。

部分公司还通过比特币抵押贷款释放流动性,在不出售资产的前提下满足运营需求并保留上涨潜力。

crypto treasuries

监管明朗与机构推动

2025年的监管环境较以往更为友好。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建立稳定币发行框架,OCC、FDIC与美联储也取消了对企业加密活动的限制。这使得企业财务可通过持有由美债支持的稳定币获得4–5%的收益,甚至发行自有稳定币以获取浮动收益。同时,美国战略比特币储备与贝莱德BUIDL基金的推出,进一步确立了加密资产作为企业财务资产类别的合法地位。

案例分析:Strategy Inc.、Metaplanet 与 GameStop

  • Strategy Inc.(前身为MicroStrategy)持有553,555枚比特币,价值超520亿美元,平均购入价为68,459美元,其MSTR股票已成为比特币敞口的代表。
  • Metaplanet是一家日本公司,通过债券与股权融资累计持有超过10.7亿美元比特币。
  • GameStop于2025年5月购入4,710枚比特币(约5亿美元),将其视为对抗法币贬值与系统性风险的对冲工具。

这些公司不仅重构了资产负债表,也重塑了市场叙事,吸引寻求间接加密敞口的投资者。

前景展望:机构化与战略信号

Bernstein 分析师预计,未来五年内上市公司对比特币的配置可能高达3300亿美元,是当前水平的四倍。这标志着企业财务的结构性转变。加密财务不再是边缘实验,而是战略信号工具,帮助企业与创新、韧性和长期价值创造保持一致。


Trade on JuCoin

Explore More From JuCoin:JuCoin Exchange |Twitter/X |Telegram |Discord |Ghost

Shogu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