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power 面向“AI × 能源”的增长曲线,目标把家用电器、储能、电动车等分布式能源设备聚合进一张可编排的 DePIN 网络,向虚拟电厂(VPP)与需求响应场景供能。官方对外宣称其为 Solana 生态的领先能源 DePIN,并服务百万级用户。本篇Innovation and Tech文章解析Starpower技术架构、$STAR 用途、生态与融资进展,并评估风控要点。
摘要:Starpower 以“设备网络 + AI 调度 + 链上结算”三层架构承接 AI 用能增长,$STAR 用于激励与服务结算,生态侧已获 Framework Ventures 领投融资并推进设备与平台集成。
项目概览:Starpower 的定位
Starpower 在 Solana 上构建能源 DePIN,把家电/电池/EV 作为“可编排节点”,通过应用把离散的用电/储电行为汇聚为可售卖的电力服务(如调频、调峰)。相较传统 IoT 平台,Starpower 更强调链上可验证结算与对外可审计指标。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与 AI 算力集群的用能高峰叠加,迫使电网更需要“边缘灵活性”。Starpower 通过把“千家万户的微型负荷/储能”组织成 VPP,协助电网在峰谷之间平衡,并以代币化激励做行为引导。
用户如何参与?
普通用户可在 App 侧连接智能插座、储能或 EV 充电桩等设备,按场景授权“何时/以何阈值调度”,后台由网络自动结算激励;此前公开信息亦显示其与 Apple/Google Home 做了集成适配。
技术架构:设备网络与 VPP 协同
Starpower 的技术路径可拆为三层:设备接入层(连接 AC、热水器、EV、家用电池等)、AI 调度层(负荷预测、价格预测、最优充放电/启停)、链上结算层(激励与费用清算)。
设备接入与数据层
设备通过网关或原生 SDK 上线,上传功率、SOC、温控参数等数据;平台按设备可调范围设定“可转移用电量”,形成可调用的灵活性池子(Flex Pool)。这一步决定了 Starpower 能承接的真实电力体量与可用窗口。
调度与 AI 优化
调度层基于负荷/电价预测与约束求解,输出每台设备的“目标曲线”。目标是在不影响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汇聚成对电网友好的聚合曲线(例如错峰充电、低谷储能、尖峰放电),并把收益映射到节点贡献。
结算与链上组件
完成一次调度后,链上记录“可验证的调用事件与贡献值”,据此分发 $STAR 或稳定币;这让用电灵活性可以被金融化、再组合并在更广的 DeFi/RWA 环境中对接。公开资料显示,Starpower 在 GitBook 中描述了基于收入回购与销毁的代币通缩路径。
代币经济学:$STAR 的用途与披露现状
$STAR 是网络的功能型代币,主要用于:① 为设备出力或节能行为支付激励;② 作为 VPP 服务的结算媒介/票据;③ 社区治理与生态激励预算来源(以治理为准)。
数量与分配:官方未完全公开
截至 2025-09-05,Starpower未完整披露 $STAR 的总量与各类分配比例;第三方研究稿件曾称“总量 10 亿”或给出其他口径,存在不一致,请以后续官方披露为准。实务评估应基于:通胀率、解锁节奏、生态激励年限与回购销毁强度四项核心变量。
使用与销毁机制
GitBook 展示了“服务收入/设备与许可收入部分用于回购并销毁 $STAR”的思路,目的是用真实现金流对冲激励侧的发行压力。关键在于:回购频次、额度上限与披露透明度是否形成可验证的周期性。

生态合作与数据
Starpower宣称“服务 100 万+ 用户、累计营收 200 万美元+”;同时,早期媒体与平台端亦报道其设备侧用户数突破 10 万并与主流家庭平台打通,印证其从“钱包注册”向“设备激活”的转化正在推进。
伙伴与集成
公开信息显示,Starpower 与硬件与平台伙伴(如家庭平台、部分储能/插座厂商)做了协议层接入;在 Web3 侧,通过 Solana 生态工具与浏览器完成项目展示与数据聚合,便于外部审查。
近期进展与路线图
融资方面,根据The Block报道,2025-01-09,Starpower 完成一轮融资,Framework Ventures 领投新一轮 250 万美元,累计融资约 400 万美元,Solana Ventures 与 Bitscale Capital 参投。资金主要用于设备接入规模化与网络化调度。
接下来 6–12 个月的优先级
优先关注三件事:
- 设备侧规模(激活设备数、活跃时长);
- 调度成效(每千瓦·小时激励/收益、峰谷差削减);
- 链上闭环(结算频率、回购销毁与金库披露)。
这些指标将直接影响 Starpower 的现金流与估值锚。
风险与合规
- 技术与运营:预测误差、设备通讯与厂商生态差异可能导致调度失败或用户体验波动;在极端行情/极端天气下,调度失败会放大赔付压力。
- 市场与信用:若服务端收入不稳定,$STAR 的回购与销毁节奏不足以对冲激励发行,代币净供给压力上升。
- 合规与地区限制:电力零售/聚合商资质、需求响应补贴与数据合规各地差异较大,应按地方法规获取许可并做隐私最小化。
上述风险在 AI 拉动的用能趋势下更值得重视,行业研究机构与政府报告也提示“AI 与能源系统的双向影响”需要配套治理与基础设施升级。
FAQ
Starpower 和传统家庭能源 App 有什么不同?
Starpower 把设备接入后的“可转移用电量”标准化,并以链上记录与代币化激励完成可审计结算,便于进入 VPP/需求响应市场。
$STAR 的总量和分配为什么存在不同说法?
因为Starpower尚未给出最终版 Tokenomics 文档,第三方研究存在口径差异;应以后续官方文件与合约为准,并关注解锁与回购的节奏披露。
普通用户接入的收益从哪里来?
主要来自 VPP/需求响应服务费与平台激励预算,部分地区可能叠加电力市场补贴;计价规则与地区电力市场相关。
设备或舒适度会被强制牺牲吗?
调度以用户设定的阈值与日程为约束,通常优先“错峰/低谷”策略,避免干扰关键场景。用户可随时调整授权参数。
为什么选择 Solana?
更低的交易费用与高吞吐利于海量小额结算与设备事件上链;生态已有多款 DePIN 项目,便于协同与获客。
关键要点总结
Starpower 以“设备网络—AI 调度—链上结算”承接 AI 用能与电网灵活性需求,定位能源 DePIN。
$STAR 用于激励与服务结算,存在回购销毁设计;总量与分配比例尚未完全公开,应关注官方后续披露。
融资由 Framework Ventures 领投,方向聚焦设备规模化与商业化调度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