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I的核心定位与项目背景
Project MIRAI(MIRAI)是由日本头部虚拟人公司Aww Inc.与Solana生态AI平台 Holoworld联合推出的去中心化虚拟偶像项目,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重构虚拟IP的价值分配体系。项目以顶流虚拟偶像imma(粉丝超86万)为核心IP,结合AI生成技术与链上经济模型,打造“虚拟人-粉丝-品牌”联动的Web3生态。

这篇Token Insights文章深入探讨了Project MIRAI代币的技术架构、代币经济模型及市场影响。
2025年5月10日,MIRAI代币预售超募1290万美元,打破日本Web3项目募资纪录,并于5月16日上线Binance Alpha,获Jump Trading流动性支持,首日交易量突破1800万美元。这一事件标志着虚拟偶像经济从中心化运营向社区共治的范式转型。
技术架构:AI生成与链上确权
Project MIRAI的技术体系围绕两大支柱展开:
- AVA AI引擎:通过3D扫描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真人动作实时映射至虚拟形象,支持多语言交互与动态表情,用户可生成个性化虚拟人并铸造为链上NFT。
- Mirai Terminal:计划于2025年Q3上线的交互平台,集成打赏经济(代币支付)、品牌联名池(限量数字商品众筹)及智能合约驱动的收益分成机制,粉丝可通过MIRAI代币参与生态治理。
技术亮点包括跨链兼容性(支持以太坊与Cosmos)及零知识证明验证用户行为数据,保障隐私与透明度。
代币经济模型与市场动态
MIRAI代币总量10亿枚,分配机制呈现资源导向特征:
- 团队与合作伙伴:25%(含Aww Inc. 15%、Holoworld 10%);
- 预售投资者:30%(前100地址占比超60%);
- 生态基金:25%用于开发者激励与品牌合作;
- 流动性池:20%分阶段释放以稳定价格。
市场表现方面,Project MIRAI上线币安Alpha后市值一度突破2000万美元,但需警惕两大风险:
- 抛压风险:投资者代币自2025年Q3起分批解锁,叠加流动性池分阶段释放,可能引发价格剧烈波动;
- 价值捕获挑战:生态收入依赖imma联名活动与打赏分成,若未能孵化新IP或扩展应用场景,代币可能陷入“MEME化”。
生态进展与潜在风险
生态合作与扩展
- 品牌联动:与优衣库、Loft合作开发虚拟联名商品,用户可通过代币参与限量众筹;
- VR场景:计划2025年Q4推出虚拟演唱会功能,探索门票链上销售新模式。
关键风险
- 监管审查:美国SEC对AI代理“证券属性”的界定可能限制机构资金流入;
- IP生命周期:imma已运营7年,面临Z世代用户审美疲劳风险;
- 技术依赖:AVA引擎依赖第三方数据源,节点故障可能导致服务中断。
用户可通过JuCoin质押指南学习如何管理持仓风险。
未来展望:虚拟偶像经济的Web3范式
Project MIRAI的长期价值取决于两大方向:
- 生态多样性:需突破imma单一IP依赖,通过Mirai Studio吸引用户生成原创虚拟人,构建UGC内容生态;
- 合规化路径:集成RedotPay合规出入金通道,重点拓展东南亚与非洲市场,降低Web2用户进入门槛。
若技术路线顺利推进,MIRAI或成为连接虚拟偶像与区块链经济的标杆案例。当虚拟偶像成为链上资产的‘灵魂’,代币便是丈量其价值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