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常與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貨幣相聯繫,但其在數字貨幣之外的廣泛應用正日益被認可。J3D.AI Labs的首席運營官兼創始人Kevin Varend強調,區塊鏈正在改革金融部門以及亞洲各地的治理、供應鏈和工業。J3D.AI Labs總部位於愛沙尼亞,致力於跨學科的橋接和在區塊鏈領域促進變革性合作。
在他為獨立國際智庫Horasis撰寫的觀點文章中,Varend指出,中小企業(SME)作為亞洲經濟的支柱,面臨融資障礙和低效的問題。他認為,區塊鏈通過簡化支付、合同和物流,提供了解決方案,顯著降低成本並提升透明度。區塊鏈在降低貿易融資成本和實現去中心化金融(DeFi)解決方案方面也發揮了關鍵作用,使企業能夠在傳統銀行系統之外籌集資金。
這一技術的潛力延伸至農業和製藥等行業,區塊鏈的防篡改追蹤可以減少欺詐並確保產品的真實性。區塊鏈提供即時、不可更改的記錄,幫助企業和消費者驗證商品的來源和運輸過程,解決假冒產品和不道德採購的問題。
政府探索區塊鏈以增強公眾信任
Varend的觀察與該地區的更廣泛趨勢相符。各國政府越來越多地轉向區塊鏈,以改善治理、公眾信任和數字身份系統。區塊鏈技術可以增強透明度並減少選舉投票、福利分配和土地登記等領域的腐敗。
儘管潛力巨大,但區塊鏈的廣泛採用在亞洲面臨監管挑戰。雖然中國積極整合區塊鏈,但印度和印尼等國在建立明確的法律框架方面仍在掙扎。專家呼籲政策制定者協調法規,以釋放技術的全部潛力。
東南亞的有希望的發展
東盟地區正在快速採用區塊鏈。東盟能源中心在其見解中強調,區塊鏈在加密貨幣之外能力的日益認可。泰國走在前沿,已立法管理加密貨幣,並探索區塊鏈在證券結算、跨境支付和供應鏈融資中的應用。泰國中央銀行行長Veerathai Santiprabhob強調,區塊鏈保護金融信息和減少欺詐活動的能力可以增強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
新加坡也在區塊鏈方面走在前列,特別是在首次代幣發行(ICO)和創新應用方面。新加坡已成為ICO的中心,尤其是在中國禁止這一做法後。該城邦還在能源領域開創了區塊鏈實驗,例如由Electrify開發的點對點能源交易平台。這家初創公司籌集了3000萬美元的資金,旨在通過基於區塊鏈的交易提供更便宜的電力。
在馬來西亞,已建立了亞洲最大的區塊鏈中心——新經濟運動(NEM)基金會。該中心支持區塊鏈教育和初創企業孵化器。該國中央銀行還通過為區塊鏈相關公司提供沙盒,促進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
印尼正探索區塊鏈在政府、供應鏈物流和數據安全等多個領域的潛力,隨著區塊鏈初創企業的增長,Online Pajak應用已經在提高稅務系統透明度和減少文書工作方面取得了成效。
未來展望:金融包容性和區域合作
區塊鏈也被視為解決亞洲無銀行人口問題的方案。超過4億人無法獲得傳統銀行服務,區塊鏈通過低成本的跨境支付和數字錢包提供了替代方案。新加坡和印度等國已經在貿易、智慧城市和數字商業中整合了區塊鏈。
為了讓區塊鏈在該地區蓬勃發展,專家強調需要明確的法規、基礎設施投資和區域合作。隨著技術的持續演進,其對亞洲數字經濟的影響將持續增長,促進透明度、效率和金融包容性。
加速努力
東南亞的政府和企業正在加速將區塊鏈整合到公共服務、金融和供應鏈中。儘管仍存在挑戰,但區塊鏈的多功能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仍然吸引著亞洲私營和公共部門的關注。該地區的區塊鏈未來前景光明,已有顯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