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電力公用事業公司埃斯科姆(Eskom)一直處於關於其錯失利用剩餘電力挖掘比特幣的辯論中心。由於該國頻繁發生停電(稱為“負荷分配”),埃斯科姆在非高峰時段經常產生剩餘電力。專家們建議,利用這些剩餘電力進行比特幣挖礦可以穩定電網,並為這家陷入困境的公用事業創造額外的收入來源。

比特幣挖礦需要大量電力來運營,使剩餘能源成為盈利的吸引性選擇。通過在剩餘能源期間挖礦,埃斯科姆可以潛在地資助基礎設施改善或降低用戶成本。例如,全球一些公司已採用類似的方法,例如在農村地區使用多餘的水電來挖掘加密貨幣。

批評者認為,埃斯科姆當前面臨的挑戰,如老化基礎設施和運營效率低下,可能使實施此策略變得困難。然而,支持者反駁說,比特幣挖礦所產生的收入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此外,比特幣挖礦還可以激勵向可再生能源轉型,與全球趨勢相一致。

埃斯科姆潛在參與比特幣挖礦也引發了倫理考量。一些政策制定者和環保組織對加密挖礦的環境影響表示擔憂。他們主張採取嚴格的規定,以確保加密挖礦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一致。

據報導,已經提出了幾項可行性研究來評估這一機會。這些研究將考察與將比特幣挖礦納入埃斯科姆運營相關的潛在收入、環境影響和風險。此外,它們還將評估啟動該過程所需的技術要求和合作夥伴關係。

總之,埃斯科姆的剩餘電力為比特幣挖礦的創新提供了獨特機會。公用事業是否決定探索這一選項仍有待觀察,但這凸顯了傳統產業與新興區塊鏈技術的交匯點。

Shogu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