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早些時候,中國最高法院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討論加密貨幣的法律地位以及司法系統對涉及數字資產案件的處理方式。此次會議由主要司法部門和法律學者參與,強調了中國在不斷變化的法律挑戰中重新承諾澄清其加密禁令的執行。

223日,最高人民法院的代表與各法律機構會面,審查了關於加密貨幣爭議的最新研究。與會者討論了與數字資產相關的刑事和民事案件,並探討了潛在的執行策略。

202411月,上海法院發布的一項重要法律意見確認,個人擁有加密貨幣並不違法,即使中國數字貨幣倡議的負責人面臨貪污指控。在上海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賬號上發布的法律文章中,法官孫傑提到了一起涉及兩家公司因首次代幣發行(ICO)而產生的訴訟,ICO在中國被視為非法。孫法官的評論澄清,儘管商業加密活動仍然被禁止,包括交易和代幣發行,但個人可以合法持有比特幣等數字貨幣。

這一裁決為中國的加密持有者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指導,之前由於嚴格的政府政策,該領域充滿不確定性。儘管有明確的法律框架禁止商業加密貨幣活動,法官強調,加密貨幣作為虛擬商品,被視為財產,可以合法擁有。然而,這種所有權不包括可能威脅金融穩定或促進非法活動的行為。

此法律意見的發布正值比特幣價格回升之際引發了對中國加密行業未來的猜測。根據20238月的一份報告,儘管自2021年以來此類交易活動是非法的,但中國的Binance用戶在一個月內交易了價值900億美元的加密資產。在2017年之前,中國主導了全球加密貨幣市場,占據了80%的以人民幣進行的比特幣交易。

儘管政府對加密貨幣實施打壓以及當前的熊市,中國的區塊鏈行業依然強勁,全球區塊鏈項目數量名列前茅。註冊區塊鏈名稱的公司超過5000家,相較於2017年的500家有顯著增加。

全球加密貨幣市場遭受重大損失,自20181月初達到峰值以來,總市值下降了7060億美元。比特幣價格從20171月的近20,000美元暴跌至201812月的約3,500美元。中國央行報告稱,其對國內加密貨幣交易的禁令有效地將涉及人民幣的加密交易活動減少至僅1%

儘管禁止國內加密貨幣交易和首次代幣發行(ICO),如BinanceHuobiOKcoin等公司仍然是行業內的重要參與者。此外,中國公司比特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礦機製造商,供應75%的所需設備。

專家將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打壓歸因於對缺乏集中監管、加密價格波動性以及交易匿名性的擔憂。自2013年以來,中國政府已發布旨在限制加密貨幣交易的法規,以改善投資者保護和降低金融風險。

Shogu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