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雨花區的比亞迪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據報道接受 Pi 付款用於購買數百輛汽車,每輛車以 0.2 Pi 的價格交易,全球共識價值(GCV)為 314,159 美元。
根據 Pi Network 全球 GCV 運動創始人 Doris Yin 的說法,這一舉措使約 40 名中國先鋒能夠開著新車回家,標誌著加密貨幣與日常交易整合的重要里程碑。
永創資本以 4000 萬人民幣支持這一項目,並得到了高嶺集團、紅杉資本、宏源建設和保利集團等知名金融機構的支持,湖南 Pi Network 商家協會的李韶確認了這一合作關係。
雖然 0.2 Pi 的價格稍微超過了公平市場價值,但這為買家提供的靈活性是合理的,買家無需提前付款,而是簽署合同,在 Pi 遷移後付款。這一策略旨在滿足先鋒對車輛的緊迫需求,他們願意為立即獲取支付溢價。
然而,接受 Pi 付款引發了重要的監管問題。自 2021 年以來,中國政府對加密貨幣交易施加了全面禁令,包括交易所的運營和代幣發行。因此,比亞迪接受 Pi 幣的合法性受到了審查,尤其是考慮到政府控制金融風險的嚴格措施。
上週,中國最高法院召開了高層會議,討論加密貨幣的法律地位及司法系統對涉及數字資產案件的處理方式。這次會議有領先的司法當局和法律學者參加,強調了中國在應對不斷變化的法律挑戰中重新承諾明確加密貨幣禁令的執行。
與此同時,Bybit 首席執行官 Ben Zhou 最近強調了中國執法部門在 2023 年的警告,稱 Pi Network 是一個詐騙,將其描述為針對老年人的“金字塔計劃”。這一警告出現在 Pi 主網啟動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投(總計 126 億美元代幣)之際。
Zhou 強調,許多犯罪分子利用 Pi 虛假聲稱用戶可以免費挖礦,並通過誤導性計劃欺詐老年人。作為一家主要的加密交易所,Bybit 無意上市 Pi,基於這些擔憂。其他交易所如 OKX 和 Binance 也面臨類似的用戶抗議,反對潛在的 Pi 上市。儘管有強勁的動能,Pi Network 仍然遭遇來自各方的重大批評和懷疑。
儘管面臨這些監管障礙,加密貨幣的地下交易市場在中國仍然活躍,顯示出對數字貨幣的持續需求。比亞迪的這一交易引發了關於這些交易是否被視為合法商業活動的辯論,突顯了傳統監管框架與不斷發展的數字經濟之間的緊張關係。
隨著 Pi 社區期待 Pi 幣價值的潛在飆升——希望價格能達到 314,159 美元——這一情況突顯了在嚴格監管環境中導航新興交易模式的複雜性。正在長沙發生的發展為加密貨幣領域中的創新、市場需求和監管交匯處提供了關鍵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