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 允許用戶透過非託管儲蓄獲得 USDS 獎勵,重心在「自主管理 + 簡化收益獲取」。本篇 Token Insights 文章將以研究視角梳理 Sky 的核心機制、收益來源、流程與關鍵風險點,並給出合規與整合要點。
摘要:Sky 透過 Savings Rate 與 sUSDS,讓用戶在非託管前提下累積 USDS 獎勵;頁面當前顯示的年化與 TVL 為評估重要指標,適合偏穩健的鏈上資金管理。
Sky 是什麼?
Sky 是去中心化協議的非託管入口,提供儲蓄、交易與獎勵獲取功能;其穩定幣 USDS 可在協議內獲得原生收益與獎勵,用戶始終保有資金控制權。其品牌與生態承襲自 Maker 體系,並面向更廣的消費級用戶與開發者。
為什麼強調非託管?
根據 Messari 介紹,非託管意味著資金透過合約自我託管,前端僅是存取入口。對用戶而言,Sky 的收益與贖回在合約層完成,降低中間方風險與帳戶凍結風險,同時仍受限於各法域的可用性聲明。
USDS 與收益機制
USDS 是用於獲取收益與獎勵的核心資產。用戶將 USDS 存入 Savings Rate(SSR)模組,餘額會隨時間累積;官方頁面當前展示年化與 TVL(例如 SSR 4.75%、TVL 約 20 億美元,僅作撰文時參考)。此外,協議提供 Sky Token Rewards 等激勵以促進早期與長期參與。
sUSDS 是什麼?
當用戶把 USDS 存入 SSR,會收到代表份額的 sUSDS,用於記錄與結算累積回報;該設計以非託管與可權限化合約為基礎,便於隨時存取與結算。SSR 由去中心化治理設定並透過協議機制將新增 USDS 分配至池子,用戶按份額獲得回報。與傳統「借貸撮合」不同,Sky 將收益獲取內嵌為原生模組,降低了跨多協議「搬磚」的複雜度。
非託管儲蓄流程
- 準備 USDS 並連接錢包。
- 在前端選擇 Save/SSR。
- 輸入金額、確認交易,獲得 sUSDS。
- 期間餘額按 SSR 累積。
- 隨時贖回,按份額取回 USDS 與累積獎勵。
此流程面向終端用戶與機構都較為清晰。互動主要產生鏈上 Gas,贖回通常為即時或近即時;具體年化與等待時間以協議參數與網路壅塞為準,建議在操作前查看前端顯示與合約文件說明。

風險與合規要點
合約風險與利率調整風險:鏈上合約雖已開放使用,仍需關注潛在漏洞與參數變化;收益率並非恆定,治理可調。地區可用性:部分功能對特定法域不可用,需要在前端條款中確認。操作層面還應關注錢包私鑰與授權管理。
生態與整合
Sky 生態圍繞 USDS、SSR 與獎勵模組展開,並與周邊工具和前端形成協同:例如 Spark 的文件明確 sUSDS/SSR 屬於非託管合約;行業研究亦在追蹤 USDS 的演進與遷移路徑(如從 DAI 的 1:1 升級)。這為錢包、託管、做市與支付工具提供了對接空間。
研究與投資關注點
觀察三類指標:其一,協議層數據(SSR、TVL、活躍地址、贖回深度);其二,治理與風險事件(參數變更、稽核與應急流程);其三,生態拓展(場景接入、法遵聲明更新)。對資金管理者而言,可將 Sky 視為「穩定幣閒置資金的原生收益腿」,但需結合自身合規邊界。
FAQ
Q1:USDS 與 sUSDS 有何區別?
A:USDS 為可流通穩定幣;sUSDS 是存入 SSR 後獲得的份額憑證,代表您的池中占比與應計收益。
Q2:收益是否固定?
A:不是,SSR 可隨治理與市場環境調整,前端顯示的數值為當前參數,可能變化。
Q3:是否可以隨時贖回?
A:支援隨時贖回,一般按份額取回 USDS 與累積回報,實際速度取決於網路與合約狀態。
Q4:這算「託管」嗎?
A:不算。資金透過合約非託管管理,前端為存取介面;仍應注意私鑰安全與授權。
Q5:我需要跨多協議「搬磚」嗎?
A:無需。Sky 將收益獲取作為原生模組整合,降低了多跳策略的複雜度與額外風險。
Q6:USDS 的來歷是什麼?
A:USDS 來自 Sky 體系的穩定幣升級路徑,行業研究普遍將其視為 DAI 的演進版本之一。
關鍵要點總結
非託管是核心價值,用戶始終保有資金控制權。
透過 SSR/sUSDS 架構獲取原生收益,減少跨協議複雜度。
年化與 TVL 需以前端當前資料為準,操作前應複核參數與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