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deum:Layer1項目新星

隨著區塊鏈行業對高性能公鏈的需求持續增長,Shardeum憑藉其創新的動態狀態分片(Dynamic State Sharding)技術,成為2025年最受關注的Layer1項目之一。作為完全相容以太坊虛擬機(EVM)的區塊鏈,Shardeum不僅承諾解決可擴展性、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三難困境”,還通過原生代幣SHM構建了一個通縮驅動的經濟模型。

什麼是Shardeum(SHM):動態分片技術Layer1區塊鏈
圖片來源於 X

Shardeum的技術架構:動態分片與自動擴展

傳統分片技術(如以太坊2.0)通常採用固定分片數量,難以應對交易量的瞬時波動。Shardeum的突破在於動態調整分片規模:當網路負載增加時,系統自動拆分分片;負載降低時則合併分片。這一機制使Shardeum的吞吐量(TPS)可隨節點數量線性擴展,理論峰值超過10萬TPS,且每筆交易Gas費穩定在約0.001美元。

此外,Shardeum採用無區塊交易處理模型,將交易作為最小執行單位,而非傳統的區塊打包模式。這消除了區塊容量限制,配合混合共識機制(PoS+PoQ),在保證去中心化(支援家用電腦運行節點)的同時,將出塊時間壓縮至1秒以內。目前,其測試網已吸引超過17萬個節點參與,生態中69個項目涵蓋DEX、NFT和鏈遊領域。

SHM代幣經濟學:通縮模型與核心功能

SHM是Shardeum網路的原生代幣,總供應量固定為5.08億枚。其分配策略強調社區治理:51%的代幣用於節點獎勵,團隊和基金會僅占26%,且均設有鎖定期。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交易費用均被銷毀,加上驗證者罰沒機制,SHM長期呈現通縮趨勢。

代幣的核心用途包括:

  • 支付Gas費:用戶消耗SHM執行交易或部署智慧合約;
  • 質押與治理:節點需質押SHM以參與網路驗證,持幣者可投票決定協議升級;
  • 生態激勵:透過測試網空投和開發者獎勵吸引早期採用者。例如,2025年3月的主網前空投向6.3萬個錢包分發550萬枚SHM,其中多數獎勵給測試網貢獻者。

對於投資者而言,需關注2025年下半年的代幣解鎖事件:團隊和銷售部分的代幣將逐步釋放,可能帶來短期市場波動。未來可關注幣安、JuCoin等主流平台是否會上線SHM代幣。

Shardeum的競爭潛力與未來挑戰

Shardeum的直接對手包括Aptos、Sui等新公鏈,但其技術差異化顯著。動態分片解決了跨分片通訊延遲問題,而EVM相容性降低了開發者遷移成本。目前,其生態已孵化出DEX項目Swapped Finance和NFT平台Spriyo.xyz,並與多家Web3支付協議達成合作。

然而,挑戰同樣存在:

  • 主網落地風險:動態分片的大規模實踐尚未驗證,需防範潛在安全漏洞;
  • 生態冷啟動:儘管測試網活躍,但主網需吸引更多頭部協議入駐以形成網路效應;
  • 跨鏈互通性:Shardeum正在開發跨分片原子可組合性,以實現與以太坊、Solana等鏈的資產無縫轉移。

根據路線圖,2025年5月主網上線後,Shardeum將逐步開放智慧合約功能,並推進DAO治理。若其技術承諾兌現,可能推動Layer1賽道從“高TPS競賽”轉向“彈性架構”創新,為高頻應用(如SocialFi和即時鏈遊)提供基礎設施支持。

Explore More From JuCoin:JuCoin Exchange |Twitter/X |Telegram |Discord |Ghost

Neason 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