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ki與Rice Robotics:Web3與實體AI的跨界實驗
2025年4月23日,知名區塊鏈項目Floki宣布與香港機器人公司Rice Robotics達成戰略合作,推出首款由AI與區塊鏈技術驅動的伴侶機器人FLOKI Minibot M1。這一合作標誌著Web3技術正式進入「去中心化物理AI(DePAI)」領域——一個將區塊鏈的激勵機制與機器人、人工智慧深度融合的新興賽道。

合作背景:從Meme幣到實體經濟的戰略轉型
Floki最初以狗狗幣的「Meme文化」標籤崛起,近年來逐步轉型為涵蓋DeFi、NFT和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綜合生態。其姊妹項目TokenFi專注於資產代幣化,而此次合作是其首個實體硬體落地嘗試。
Rice Robotics則憑藉軟銀、英偉達等機構的投資,在亞洲機器人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其室內配送機器人已與7-Eleven、豐田等企業合作,在日本、杜拜等地部署超過500台設備,驗證了商業化可行性。雙方合作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將機器人數據轉化為可交易的鏈上資產,構建「機器人即服務(RaaS)」經濟模型。
技術架構:區塊鏈與AI的協同創新
去中心化數據市場
FLOKI Minibot M1搭載的RICE AI協議支持即時採集環境數據(如用戶行為、空間拓撲資訊),並通過TokenFi平台實現數據代幣化。貢獻者可獲得KAIA代幣獎勵,部分交易手續費則用於銷毀以維持代幣通縮。這種模式解決了傳統AI數據採集成本高、更新慢的痛點。
跨鏈兼容性
機器人數據可在以太坊和Cosmos生態中流通,未來計畫接入Solana以擴大流動性。智慧合約自動執行數據驗證、交易分潤,確保所有權透明。
硬體與算法優化
MiniBot M1採用SLAM導航技術,配備多模態感測器,支援自主避障與電梯互動。其輕量化設計(載重30kg,續航12小時)適配家庭與商業場景,香港生產基地年產能已提升至2000台。
市場潛力:DePAI賽道的爆發邏輯
行業趨勢
研究機構預測,DePIN市場規模將從2025年的220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1000億美元。核心驅動力包括:
- 數據眾包需求: 全球數十億移動設備用戶可貢獻時空數據,彌補傳統3D測繪成本高昂的缺陷;
- RWA代幣化浪潮: 機器人數據作為新型資產類別,可與房地產、能源等傳統RWA結合,釋放流動性。
競爭優勢
相比Fetch.ai等競品,Floki與Rice Robotics的組合優勢在於:
- 實體入口: 依託Rice在日本的7-Eleven、三井集團客戶網絡,快速滲透線下場景;
- 代幣激勵閉環: TokenFi的代幣銷毀機制將年淨通脹率控制在3%以下,為投資者提供穩定預期。
挑戰與未來展望
核心風險
- 監管不確定性: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要求數據採集需用戶明確授權,可能增加合規成本;
- 硬體可靠性: Rice機器人曾出現高人流環境導航故障,需通過大規模測試驗證穩定性。
發展路徑
Floki計劃推出Consensus Liquidity(CL)協議,整合質押與流動性挖礦,並探索機器人數據與DeFi協議的聯動。投資者可通過JuCoin平台參與Floki交易,捕捉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