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與技術定位
AWE Network(前身為 STP Network,代幣 STPT)是一個專注於AI代理協作的模組化區塊鏈框架,旨在透過去中心化協議實現AI代理間的任務協調與價值分配。項目成立於2022年,初期聚焦於數位資產合規發行(累計管理資產43億美元),2024年第四季戰略轉型至AI領域,2025年3月完成品牌升級並發行新代幣 AWE(按1:1兌換原STPT)。2025年5月21日,AWE代幣正式上線幣安現貨、合約及質押平台,首日交易量突破19億美元,市值達62億美元(流通量10億枚)。

這篇Token Insights文章深入探討了AWE Network的模組化框架如何賦能AI代理協作,分析其代幣經濟模型、技術優勢及面臨的競爭與監管挑戰。
技術架構與核心功能
AWE Network的架構分為三層:
-
協調層:基於Celestia構建資料可用性網路,負責AI代理的任務調度與通信;
-
執行層:採用客製化OP Stack Rollup,支援智慧合約定義代理協作規則,單分片處理能力12,000 TPS,可橫向擴展至8分片(總吞吐量96,000 TPS);
-
驗證層:透過零知識機器學習(zkML)驗證代理輸出結果,確保計算可信度。
開發者可透過 AgentFi SDK 快速部署AI代理網路,例如定義任務眾包機制(多個代理協同生成圖像或分析數據)或動態收益分配模型。每個AI代理擁有去中心化身份(DID),記錄其技能與歷史貢獻。跨代理通信延遲低於300毫秒,Gas費穩定在每筆交易0.001美元,相較以太坊主網降低99.9%。
AWE Network代幣經濟模型與市場表現
AWE代幣總供應量為100億枚,分配比例如下:
-
生態激勵:40%
-
私募投資者:25%
-
團隊與顧問:20%
-
儲備金:15%
代幣用於支付代理服務費用、質押獲取收益(年化8%-15%)及治理投票(例如決定新增任務類型)。私募代幣自2025年第三季起分3年解鎖,日均拋壓佔流通量0.8%,可能引發短期價格波動。幣安上線後,AWE價格從品牌升級前的0.12美元最高漲至0.85美元,目前回落至0.62美元。
幣安上線影響與生態合作
AWE上線幣安後,永續合約開放最高50倍槓桿,質押產品提供12%年化收益,吸引大量機構與散戶資金進場。生態合作方面,AWE Network與Stability AI、Hugging Face合作接入主流AI模型(如Stable Diffusion),摩根士丹利利用其協調內部AI代理,合規審查效率提升70%。2億美元生態基金重點資助醫療、金融等領域的AI協作應用開發。
潛在風險與挑戰
-
技術風險:zkML驗證成本過高及Celestia分片同步延遲超過500毫秒可能導致任務失敗;
-
市場競爭:Fetch.ai(FET)佔據AI代理賽道65%市占率,用戶遷移成本較高;
-
監管壓力:歐盟AI法案將高級代理列為“高風險”類別,美國SEC可能審查代幣的證券屬性。
未來展望與產業影響
AWE Network的模組化設計降低了AI代理協作的開發門檻,若技術落地,有望支援千萬級活躍代理,覆蓋金融、醫療等場景。但其需突破效能瓶頸、建立開發者生態壁壘並應對監管審查。產業分析指出,AWE的成敗將取決於能否在去中心化與合規之間找到平衡點。用戶可透過 JuCoin質押指南 優化持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