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25年,比特幣已不再是投機性資產,而是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採用的策略性財務儲備工具。這一轉變不僅具象徵意義,更代表企業在資本配置與風險管理上的根本性重構。以Strategy(前身為MicroStrategy)為首,該公司目前持有超過597,000枚比特幣,占總供應量的2.8%以上。它從軟體公司轉型為比特幣原生金融實體,激勵了全球各行業的模仿者與創新者。
動因:抗通脹與貨幣主權
企業採用比特幣財務策略的動因源於宏觀經濟現實。隨著美元在2025年上半年表現創下1973年以來最差紀錄,以及美國推出3.3兆美元「大美法案」引發的通脹壓力,企業開始尋找替代法幣儲備的資產。比特幣具有2100萬枚固定供應量、去中心化發行機制以及抗貨幣貶值特性,成為理想的對沖工具。同時,它的非政治屬性——不受央行操控——為尋求貨幣主權的企業提供了獨特優勢。
Strategy的「42/42計畫」:比特幣原生金融藍圖
Strategy的資本策略堪稱前所未有。2025年,該公司啟動了「42/42計畫」,目標是在2027年前分別透過股權與固定收益融資籌集420億美元,全部用於購買比特幣。此計畫延續其早期的「21/21計畫」,後者僅用18個月便完成。Strategy發行了可轉換債券、優先股(Strike與Strife)以及市場化普通股,以最大化BTC收益率與每股比特幣持有量。這些指標已取代傳統的EPS或EBITDA,標誌著股東價值衡量方式的典範轉變。
Castle與機構入場浪潮
除了Strategy的積累,Castle由Stephen Cole創立,專注於基礎設施建設。Castle為企業提供入門工具、教育資源與資本策略,協助它們採用比特幣財務模式。Cole預測,到2025年底,包括大型科技公司在內的企業將開始大規模購買比特幣。Castle的核心理念是:比特幣將成為預設財務儲備資產,而非投機配置。其與Twenty One與Nakamoto Holdings等公司的合作正在全球資本市場培育比特幣原生企業。
全球擴張:司法套利與區域領軍者
比特幣財務運動正在全球蔓延。在日本,Metaplanet已成為亞洲的MicroStrategy,持有超過15,555枚比特幣,目標是年底前達到10,000枚。在歐洲,The Blockchain Group計畫在2033年前累積260,000枚比特幣,並在巴黎泛歐交易所上市。在印尼,DigiAsia計畫將利潤的一半用於比特幣儲備。這些企業正在利用司法套利,進入比特幣配置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