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 IPO核心數據與戰略定位
2025年5月,穩定幣發行商Circle宣佈啟動紐交所上市計畫(股票代碼CRCL),預計發行價24-26美元,估值約54.3億美元。此次IPO將發行2400萬股,募集6.24億美元,其中約6000萬美元來自貝萊德的10%戰略認購。這是全球首個主流穩定幣發行商公開上市案例,USDC當前流通量達615億美元,占穩定幣市場份額30%。相較於2021年SPAC上市的90億美元估值,此次定價回調40%,反映加密寒冬後的市場理性化調整。

這篇市場洞察文章討論了Circle上市進程與貝萊德戰略入股背後的行業意義,探討其對USDC合規化與穩定幣競爭格局的影響。
上市資金將重點用於稅務合規(1.01億美元)與支付網絡CPN(Circle Payments Network)的全球擴張,後者已接入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等機構,目標替代SWIFT系統的部分跨境結算功能。投資者可通過JuCoin合規追蹤工具即時監控USDC儲備審計狀態。
貝萊德的戰略布局:從比特幣ETF到穩定幣生態
貝萊德此次投資並非孤立行為,而是其加密戰略的關鍵一環:
-
產品協同: 旗下比特幣現貨ETF(IBIT)管理規模達320億美元,USDC可作為法幣入口增強用戶黏性;
-
RWA布局: 貝萊德管理USDC 90%的儲備資產(約300億美元短期美債),未來或推出基於USDC的債券代幣化產品;
-
合規示範: 貝萊德的參與隱含對USDC儲備透明性(85%現金+15%短債)及歐盟MiCA法案適配性的認可,可能推動USDC在歐洲市場份額從16%提升至25%。
此次投資標誌著傳統資管巨頭從「持有加密資產」轉向「掌控加密基礎設施」,為後續機構進場提供模板。
市場影響:穩定幣競爭與監管洗牌
Circle上市將重塑穩定幣市場格局:
-
合規紅利: 美國GENIUS法案若通過,將要求穩定幣發行方持有聯邦牌照,USDC可能壟斷美國市場,擠壓Tether(USDT)生存空間(當前市占率48%);
-
跨境支付替代: CPN網絡支持USDC實時跨境結算,成本較傳統銀行系統降低70%,已處理超1.2萬億美元年交易量;
-
機構入場加速: 貝萊德、Ark Invest(認購1.5億美元)的背書可能吸引養老金、保險資金配置USDC相關金融產品。
但風險同樣存在:現有股東減持1440萬股(占IPO總量60%),短期或壓制股價;中美貿易摩擦若升級,可能衝擊USDC在亞太的支付網絡。
監管挑戰:合規化與市場集中化
Circle的上市進程面臨雙重監管考驗:
-
美國立法博弈: GENIUS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方資本充足率不低於10%,Circle因全儲備模式占據優勢,而Tether可能被迫退出美國市場;
-
歐盟MiCA壓力: 35萬歐元資本金門檻加速行業洗牌,USDC在歐洲以太坊鏈上的市占率已從2024年的12%升至30%;
-
地緣政治風險: 若特朗普政府實施加密資產關稅政策,可能抬高USDC跨境結算成本。
未來趨勢:RWA擴展與CBDC橋樑
Circle的長期戰略聚焦兩大方向:
-
混合型穩定幣: 計劃將USDC抵押品擴展至房地產、企業債券等現實資產(RWA),發行部分抵押穩定幣;
-
央行數位貨幣互聯: 通過國際清算銀行(BIS)的mBridge項目,成為CBDC跨境結算的鏈上中間層,目前已與數位港元(e-HKD)、數位歐元試點對接。
若IPO成功且CPN網絡擴展順利,USDC有望在2030年前處理全球10%的跨境支付流量,市值衝擊2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