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inity Ground:重塑Web3開發範式的AI引擎
Infinity Ground是基於自然語言編程的無代碼Web平台,定位為「Vibe Coders的區塊鏈基礎設施」。項目透過三大核心組件解決傳統dApp開發痛點:
- Agentic IDE: 對話式生成可部署程式碼,開發效率提升10倍;
- AI應用商店: dApp商業化與收益分成平台;
- ING Network: 基於Initia技術棧的專屬Layer1鏈,支援多鏈互操作。
2025年2月獲Animoca Brands、KuCoin Ventures等2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同年7月5日登陸幣安Alpha與KuCoin交易所,標誌AI+Web3開發工具獲主流認可。

這篇Token Insights文章深入探討了Infinity Ground如何透過AI驅動的IDE重構dApp開發流程,探索其公鏈架構與代幣經濟模型。
技術架構:零門檻開發的三大支柱
Agentic IDE實現自然語言編程
開發者透過對話描述需求(如「創建ERC-721 NFT遊戲」),系統自動生成優化程式碼並部署至鏈上。支援Unity/Unreal引擎外掛,開發週期從週級壓縮至小時級。核心技術突破在於動態AI代理系統——即時檢測程式碼漏洞並提出優化建議,結合RAG引擎學習開發者偏好,錯誤率降低40%。
ING Network公鏈性能優勢
依托Initia的Interwoven Stack技術,實現4,000+ TPS處理能力與$0.001 Gas費,承載高頻dApp互動。關鍵創新在於跨鏈相容性:支援BNB Chain(BEP-20)、Base等網路資產遷移,消除生態壁壘。相較傳統開發平台,Infinity Ground顯著降低人力成本(中小團隊可節省60%支出),並透過鏈上確權規避中心化平台控制風險。
代幣經濟:開發者生態的價值循環
10億枚AIN的分配機制與效用:
-
社區空投占1%(1000萬枚): 首季空投需幣安Alpha積分≥140,消耗15分可兌換600枚AIN;
-
生態激勵比例未公開: 用於開發者補貼與應用商店獎勵。
核心應用場景:
- 支付Agentic IDE服務費用(如高級AI優化模組);
- 治理投票決策協議升級方向;
- 質押獲取AI算力優先使用權。
經濟可持續性挑戰
目前未設置代幣銷毀機制,代幣釋放依賴AI商店收入增長以平衡空投流通(首季80%代幣於6個月內線性解鎖)。若平台dApp交易量未達預期,可能引發市場拋壓。
發展動態:生態進展與交易所布局
2025年關鍵里程碑
交易所首發:
- 幣安Alpha與KuCoin同步於7月5日上線AIN現貨交易;
- Gate.io啟動生態週活動,提供流動性激勵;
技術升級:ING Network整合Initia L2方案後Gas費降至$0.001以下,7日鏈上互動量增長327%。
dApp生態儲備:已孵化12款應用,涵蓋DeFi工具與社交協議,其中3款遊戲類dApp將於Q3啟動公測。
挑戰與前景:AI開發工具的關鍵博弈
核心風險預警:
-
技術接受度瓶頸: 傳統開發者遷移意願不足,測試用戶中Web2背景者僅占15%;
-
競品生態壁壘: ChainIDE、Replit等平台占據80%開發者市場份額;
-
監管不確定性: AI生成程式碼的版權歸屬尚未明確,需動態合規調整。
(Web3開發趨勢深度分析詳見JuCoin研究文庫)
產業演進邏輯
Infinity Ground驗證兩條定律:
-
開發權民主化: 自然語言編程激活全球千萬級「Vibe Coders」潛力;
-
價值分配重構: AI商店讓開發者直接獲得85%收益(傳統平台抽成30%以上)。
AI+Web3的本質是生產力革命,無代碼工具與高效能公鏈構成雙重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