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 Deep Dives

關鍵要點

  • 與傳統金融不同,DeFi不存在真正的無風險利率——每一種收益都有權衡和潛在風險。
  • 存在偽安全選項,如AAVE、Curve和代幣化的國債,但都仍然承擔技術、治理和市場風險。
  • DeFi的高收益吸引了全球用戶,包括非美國投資者、加密大戶和無銀行賬戶者,他們都在尋求傳統金融之外的替代方案。
  • 帶收益的穩定幣提供了誘人的回報,但投資者應理解其複雜性和內在風險——DeFi中沒有免費的午餐。
  • 在存入資金之前,用戶必須“打開引擎蓋”——了解協議,評估風險管理,並警惕漏洞或系統故障。

本文為Crypto Deep Dives系列文章,探討為何“無風險利率”的概念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不存在,揭示所謂“安全”DeFi收益背後的各種風險,並為尋求鏈上收益機會的用戶提供實用指導。從代幣化國債到藍籌借貸協議和帶收益穩定幣,每種產品都有其權衡,用戶需保持警惕以避免昂貴的意外。

簡介:什麼是無風險利率?

在傳統金融中,“無風險利率”是基石概念:它代表一種假設無虧損風險的投資回報,通常以美國國債為基準。邏輯很簡單:美國政府擁有印鈔權支持債務,構成了幾乎堅不可摧的資產。此利率支撐著金融建模、估值和整個借貸體系。

那麼在以去中心化和代碼為規則的DeFi中,無風險利率是否存在呢?

無風險利率

為何DeFi沒有真正的無風險利率

在去中心化金融中,“無風險”很大程度上是幻覺。沒有協議或資產是真正免於損失的。缺乏中央銀行、政府擔保或監管保護,即使是藍籌平台也面臨:

  • 跑路(Rug Pulls): 項目可能一夜之間消失,用戶資金打水漂。
  • 駭客攻擊與漏洞利用: 即使是經過審計的協議也曾因智能合約漏洞損失數百萬。
  • 市場操控: 閃電貸、價格預言機等機制可能導致意外損失。
  • 監管不確定性: 全球政策變化會影響協議運營和代幣價值。

“代碼即法律”的信條有利有弊:交易不可逆,且並非所有漏洞行為在技術上非法。對於新用戶和資深人士而言,風險環境複雜且不斷變化。

欲參與不斷成長的加密基礎設施,用戶可直接於JuCoin買賣或管理資產。

DeFi的“偽”無風險利率:哪些最接近?

儘管真正安全難覓,仍有若干協議和產品提供相對低風險的收益:

  • AAVE: 藍籌借貸市場,普遍被認為“安全”,但仍受智能合約風險和市場衝擊影響。
  • Curve Finance: 穩定幣交易與流動池,透過交易費產生收益,但仍面臨DAO治理問題及基礎資產風險。
  • 代幣化國債(Ondo、M): 鏈上版美國國債,收益率3-4%,但同時承受DeFi和傳統金融風險。

這些“安全港”都帶有智能合約風險、市場波動或治理問題。沒有收益是絕對保證的,用戶必須自行盡職調查。

誰在追逐DeFi收益?

鏈上“儲蓄”機會吸引了多樣化用戶:

  • 全球投資者: 尋求超越傳統銀行限制的美式收益,尤其是資本管制或銀行不穩地區。
  • 加密大戶: 利用去中心化金融獲得收益而不必清倉核心持倉或觸發稅務影響。
  • 無銀行賬戶者: 在本地經濟中通常無法獲得美元計價儲蓄產品。

隨著穩定幣和移動錢包的普及,去中心化金融的覆蓋範圍不斷擴大,甚至引起大型銀行關注。

帶收益穩定幣:機遇與風險

帶收益穩定幣(YBS)提供穩定價值和有吸引力的年化收益率,有時高達6-12%甚至更高。但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

  • 主動管理: 收益來自借貸、交易和風險承擔,而非無風險的政府債券。
  • 重新定義穩定幣: 何時帶收益穩定幣成為投資產品,而非單純的“美元代理”?
  • 風險與回報權衡: 若收益遠高於美債,應預期風險隱藏在產品設計中。

常見DeFi收益策略(及風險)

  • RWA支持: 以真實資產作抵押——更安全,但依賴鏈外執行和市場健康。
  • 加密支持: 穩定幣以波動資產抵押;市場壓力下抵押品價值可能崩潰。
  • 包裹穩定幣收益: 透過借貸市場賺取利息,再將頭寸包裹作抵押——導致協議間風險疊加。
  • Delta中性/合成策略: 複雜頭寸尋求無風險利潤,但易受手續費、滑點和執行錯誤影響。
  • 算法策略: 自動再平衡和收益最大化——高效但易受漏洞和市場意外影響。
  • 分層產品: 風險分層——處於“安全”層的資金可能成為更高風險投資者的保險金。

用戶存款前必須知道的事項

  1. 沒有免費午餐: 若收益遠高於國債,絕非無風險——必須挖掘回報來源。
  2. 智能合約審計很重要: 但沒有審計是完美的。了解哪些協議經過長時間壓力測試。
  3. 理解代幣經濟學: 注意隱藏風險,如流動性挖礦計劃、代幣解鎖安排或設計不良的激勵機制。
  4. 分散投資: 不要把所有資金放在一個協議,分散風險。
  5. 保持資訊更新: DeFi變化迅速,關注項目更新、漏洞報告和市場動態。

結論:DeFi收益有代價

在去中心化金融中,沒有所謂“無風險利率”;每種收益都伴隨著風險,無論是智能合約漏洞、市場波動還是治理失敗。代幣化國債更接近傳統金融安全,但仍面臨鏈上和鏈下衝擊。帶收益穩定幣、借貸平台和DAO各有風險特徵,用戶必須權衡機會與謹慎。

DeFi的承諾是更高收益、更廣泛的訪問和金融創新——但所有這些都有代價。底線是:始終檢查鏈上情況,了解風險,切勿將高收益誤認為有保障的安全。

Explore More From JuCoin:JuCoin Exchange |Twitter/X |Telegram |Discord |G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