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無線網路成為數位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公共WiFi網路在便捷性、安全性及覆蓋範圍上的局限性日益凸顯。ROAM項目應運而生,嘗試融合Web3技術、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路(DePIN)理念與OpenRoaming標準,旨在構建一個全球性的去中心化WiFi網路。

ROAM:核心理念與願景的審視

ROAM項目旨在利用去中心化技術革新傳統WiFi連線模式,其核心願景可概括如下:

    • 探索去中心化WiFi網路構建:
      ROAM嘗試透過眾包模式,利用用戶貢獻的節點來構建更廣泛的無線網路,期望突破傳統中心化部署模式的限制,實現更靈活的網路覆蓋。然而,這種模式在實際落地與管理上可能面臨複雜的技術與營運挑戰。
    • 代幣激勵的網路參與機制:
      ROAM引入代幣經濟模型,透過ROAM Points與$ROAM代幣獎勵用戶連接網路、分享熱點或部署硬體設備等行為,實現「貢獻即收益」的理念。
    • 提升漫遊體驗與網路效能:
      ROAM期望依據OpenRoaming標準和Web3技術,提供全球範圍內無縫漫遊體驗,並提升公共WiFi的安全性與企業級效能。然而,OpenRoaming標準的普及程度及去中心化網路的安全性,是實現這一願景的關鍵因素。

技術解析:ROAM的技術構成

ROAM項目整合了多項技術,其技術架構具備創新性,但也面臨實際應用中的考驗:

    • OpenRoaming™技術:標準兼容與普及挑戰
      ROAM強調其對OpenRoaming技術的深度整合,並聲稱是無線寬頻聯盟(WBA)中唯一的Web3身份提供商(IDP)項目成員。作為行業標準,OpenRoaming旨在解決WiFi漫遊的碎片化問題,提升用戶體驗。藉由OpenRoaming標準,ROAM理論上能夠整合全球已支持該標準的公共WiFi熱點。
    • Web3與區塊鏈:去中心化身份與代幣激勵的雙刃劍
      ROAM選擇Solana區塊鏈作為底層基礎設施,利用其高效能及低成本特性。Web3技術的引入為ROAM帶來了去中心化身份(DID)和代幣激勵機制:
      • 去中心化身份(DID):
        用戶擁有DID身份,理論上可以提升資料隱私與安全。
      • $ROAM代幣:
        $ROAM代幣被設計為生態系統的激勵核心,透過代幣經濟模型推動網路發展。然而,代幣價值波動性、經濟模型長期可持續性以及監管合規性,都是DePIN項目普遍面臨的挑戰。
    • DePIN理念: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ROAM強調其DePIN理念,鼓勵用戶透過部署硬體設備或分享WiFi熱點參與網路建設。理論上,DePIN模式可降低部署成本並促進網路擴張,但在實際操作中,硬體成本、維護、部署難度以及用戶參與積極性都可能影響網路擴展速度與效果。
    • 獎勵機制:多維度激勵設計的有效性
      ROAM設計了連線挖礦、分享挖礦、硬體挖礦等多種獎勵機制,以激勵用戶參與網路建設及生態發展。多維度激勵機制的設計較為複雜,其有效性、公平性以及長期激勵效果,需在實際營運中進行驗證。
    • eSIM支持:應用場景拓展與市場競爭
      ROAM嘗試提供去中心化eSIM服務,以拓展連線場景。eSIM服務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ROAM的業務範圍,但也使其直接進入競爭激烈的移動網路市場。

產品生態:初步構建與未來完善

ROAM項目已初步構建了一系列產品,但生態系統完善與用戶規模擴大仍需時間:

    • Roam App:用戶入口,功能待完善
      Roam App作為用戶接入網路的入口,提供簽到、節點添加、DID身份管理與eSIM數據計畫等功能。目前App的功能與用戶體驗仍需完善,用戶規模和活躍度是衡量其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
    • Roam WiFi Miner:硬體設備,成本與收益的平衡
      Roam WiFi Miner是網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激勵用戶參與網路建設。然而,Miner設備的成本、挖礦收益、維護成本與市場銷售狀況將直接影響用戶參與硬體挖礦的積極性。
    • Roam Explorer:數據平台,資訊透明度有待提升
      Roam Explorer數據平台旨在展示網路成長與營運數據。目前平台提供的資訊較為有限,未來需要提供更全面、實時的數據以提升網路透明度與社群信任。
    • Roam Stickers & Roam Discovery:生態拓展嘗試,效果未知
      Roam Stickers與Roam Discovery分別旨在增強用戶互動與拓展開發者生態。這些生態拓展嘗試能否有效提升用戶黏著度和促進生態繁榮,尚存在不確定性。

運作模式:理想模型與現實挑戰

ROAM設想了一個以用戶參與、網路擴展、獎勵分配與無縫連線為正向循環的運作模式。然而,這一理想模型能否在現實中有效運轉並持續吸引用戶和節點加入,仍面臨許多挑戰:

    • 用戶參與度:
      如何吸引足夠用戶參與網路建設及使用,是項目成功的關鍵。
    • 網路擴展速度:
      去中心化網路的擴張速度可能較中心化網路緩慢,如何快速擴大網路覆蓋以滿足用戶需求,是ROAM需要解決的問題。
    • 獎勵機制的可持續性:
      代幣獎勵機制能否長期有效地激勵用戶並維持經濟模型平衡,存在不確定性。
    • 無縫連線體驗:
      OpenRoaming標準的普及程度與ROAM網路間的互操作性,直接影響用戶是否能獲得真正的無縫連線體驗。

潛在優勢與風險:機遇與挑戰並存

(1) 潛在優勢:

  • 市場需求:
    全球WiFi市場龐大,用戶對更優質WiFi漫遊服務有潛在需求。
  • 技術創新:
    ROAM融合多項前沿技術,具備一定的技術創新性。
  • 生態系統布局:
    ROAM初步構建了包含硬體、應用、數據平台與開發者生態的生態系統框架。
  • 行業合作:
    ROAM聲稱獲得OpenRoaming行業標準支持,並成為WBA聯盟成員。
  • 用戶激勵:
    代幣經濟模型有望激勵用戶參與網路建設。

(2) 潛在風險:

    • OpenRoaming普及風險:
      ROAM的發展依賴於OpenRoaming標準的普及,其普及速度與範圍具有不確定性。
    • 商業模式風險:
      去中心化網路的商業模式尚不成熟,ROAM的盈利模式與可持續性有待驗證。
    • 安全與信任風險:
      公共WiFi安全性一直是用戶關注的問題,ROAM需要建立用戶信任。
    • 市場競爭風險:
      ROAM面臨傳統WiFi服務、蜂窩網路及其他DeWi項目的競爭壓力。
    • 監管政策風險:
      DePIN項目可能面臨不同國家及地區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

ROAM代幣經濟模型分析

ROAM的代幣經濟模型旨在透過雙代幣系統與複雜的激勵機制,推動其去中心化WiFi網路(DePIN)的啟動與成長。該模型包含$ROAM與Roam Points兩種代幣,並引入了多種參與角色與挖礦機制,力求在激勵網路貢獻者、維持代幣價值及實現網路可持續性之間取得平衡。

模型特點概述:

  • 雙代幣系統:
    採用$ROAM(治理與價值積累代幣,總量固定10億)與Roam Points(獎勵及日常運營代幣,無總量上限)雙代幣模式,旨在將日常運營與價值積累分離,降低代幣價格波動對用戶激勵的影響。Roam Points可透過質押兌換為$ROAM。
  • 多角色參與與激勵:
    設計Wi-Fi礦工、驗證者、發現者、RADIUS提供商和見證者等多種角色,並針對不同角色設計相應的Roam Points獎勵機制,鼓勵用戶從多維度參與網路建設與維護。
  • Proof-of-Service (PoSe) 與 Proof-of-Validation (PoV) 挖礦:
    採用PoSe機制激勵Wi-Fi礦工提供高品質網路服務,PoV機制則由驗證者驗證礦工服務品質並獲得獎勵,雙重機制旨在確保網路服務的真實性與品質。
  • 動態難度調整:
    引入難度調整機制,根據網路規模和$ROAM代幣價格動態調整代幣釋放速率。在網路規模縮小時,降低代幣釋放量以緩解拋壓;在代幣價格下跌時,提高單位礦工獎勵以維持激勵。
  • 質押機制:
    Roam Points與$ROAM均可用於質押,質押Roam Points可獲得$ROAM,質押$ROAM則可獎勵給RADIUS服務提供商等網路貢獻者,旨在激勵長期參與與價值沉澱。
  • 設備認證與許可:
    對Roam挖礦設備進行認證與許可管理,防止設備作弊,確保設備品質與服務合規性。設備啟動及生產商許可均需質押代幣,提高準入門檻以維護網路生態。

模型優點:

  • 激勵機制全面:
    模型考量了網路建設初期的啟動激勵與長期營運維護激勵,透過多角色及多維度獎勵機制,力求吸引廣泛參與者。
  • 雙代幣系統降低波動風險:
    將Roam Points與法幣掛鉤,作為日常獎勵代幣,可降低$ROAM價格波動對用戶日常收益的影響,有利於早期用戶累積獎勵。
  • 動態難度調整機制創新:
    借鑒比特幣難度調整機制,ROAM的動態難度調整旨在根據網路實際狀況靈活調整代幣釋放,理論上有助於應對網路規模變化及市場波動,維持經濟模型平衡。
  • 強調服務品質驗證:
    PoSe與PoV挖礦機制的引入,比單純算力挖礦更側重於激勵高品質網路服務提供,對WiFi網路的實際應用至關重要。
  • 質押機制促進長期價值沉澱:
    質押機制鼓勵用戶長期持有$ROAM與Roam Points,減少市場流通量,有助於提升代幣價值與網路穩定性。

挑戰:

  • 模型複雜性高:
    雙代幣系統與多重激勵機制使模型較為複雜,實際運行中可能存在難以預料的交互影響,參數調整與維護難度較高。
  • Roam Points的通脹風險:
    由於Roam Points無總量上限,若獎勵發放過多,可能導致通脹,稀釋用戶收益,影響用戶參與積極性。如何有效控制Roam Points的發行量與使用場景至關重要。
  • 難度調整機制效果不確定:
    雖然理論上能應對市場波動,但實際效果需市場驗證。參數設定不當或市場劇烈波動時,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加劇市場負反饋。
  • 驗證者機制的公平性與效率:
    驗證者在PoV挖礦中扮演關鍵角色,其行為公正性及驗證效率直接影響挖礦獎勵公平性與網路效率。如何防止驗證者作弊或串通,以及保證驗證過程效率,是必須關注的問題。
  • 用戶理解與參與門檻:
    複雜的代幣模型與挖礦機制可能提高用戶理解與參與門檻,尤其對Web3新用戶而言,需要簡化的用戶引導和操作流程。
  • 代幣價值支撐:
    $ROAM的最終價值取決於Roam網路的實際應用場景、用戶規模與生態發展;若網路應用場景有限、用戶增長緩慢,代幣價值可能缺乏有效支撐。

ROAM的代幣經濟模型在DePIN領域具有創新性與複雜性,試圖透過精細設計實現網路啟動、增長與價值捕獲的正向循環。其雙代幣系統、多角色激勵、PoSe/PoV挖礦與動態難度調整等機制,理論上具備一定優勢。但同時,該模型面臨高複雜性、通脹風險、難度調整效果不確定、驗證者機制挑戰、用戶參與門檻與代幣價值支撐等潛在風險與挑戰。ROAM項目的長期成功將取決於其能否在實際運行中有效應對這些挑戰,並推動網路實現可持續發展。投資者在關注ROAM項目時,需充分理解其代幣經濟模型的複雜性,並審慎評估相關風險。

項目進展與未來展望:TGE臨近,長期發展待考量

截至2025年3月4日,ROAM項目正處於代幣生成事件(TGE)前夕,市場關注度極高。預存款活動和空投計畫正在進行中,燃燒池已上線,並積極拓展合作夥伴關係。ROAM未來發展規劃包括擴展開發者生態、拓展應用場景及優化網路效能。
市場對ROAM項目的估值預期較高,預計全稀釋市值(FDV)介於6億至12億美元之間,但這僅是市場預期,實際開盤表現與長期價值仍存在不確定性。

JuCoin持續關注DePIN賽道創新項目,聚焦用戶價值

作為DePIN賽道在去中心化無線網路領域的探索嘗試,ROAM項目憑藉其融合創新理念與技術架構值得關注。然而,DePIN項目普遍具有高風險與高度不確定性的特點。JuCoin作為數位資產交易平台,將持續關注包括ROAM在內的前沿創新項目,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多項目資訊與投資選擇。
同時,JuCoin鄭重提醒投資者,在關注ROAM等潛力項目時,務必保持理性,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切勿盲目追高,請自行做足研究(DYOR)。JuCoin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專業、更客觀的項目分析與風險提示,協助用戶在Web3浪潮中作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Neason 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