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隨著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條例(MiCA全面生效,歐洲數位資產治理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MiCA透過統一監管框架,取代各國分散法律體系,使加密資產服務提供者(CASP)可憑單一牌照在歐盟27個成員國營運。此「護照機制」大幅降低法律摩擦,使Binance、Kraken、Coinbase等平台得以無縫擴展服務。

MiCA於2024年中啟動穩定幣監管,並於當年12月全面實施CASP許可制度。截至2025年第二季,超過65%的歐盟加密企業已完成MiCA合規。該法規涵蓋資產參考型代幣(ART)、電子貨幣代幣(EMT)及其他加密資產,但不包括完全去中心化協議與非同質化代幣(NFT),除非具備金融工具特徵。

穩定幣監管重塑市場格局

MiCA對穩定幣發行方提出嚴格要求,包括1:1儲備支持、每月審計及在歐盟設立法人實體。Tether(USDT)與Euro Tether(EURT)等不合規代幣遭Bitstamp、Uphold等交易所下架。相對地,Monerium與Circle的EURC等歐元穩定幣迅速崛起,受益於MiCA的兌換保障與透明度要求。

2025年,歐盟穩定幣交易量成長28%,零售信任度提升,機構參與度增強。歐洲銀行管理局(EBA)現監管重要穩定幣,有效防範類似TerraUSD的系統性風險。

交易所與託管機構全面對齊MiCA標準

MiCA對交易所、託管方與經紀商提出合規義務,包括強化KYC、AML及風險揭露。2025年,超過90%的歐盟交易所完成系統升級,導致非合規平台用戶減少40%,而合規託管機構的機構存款成長55%

該法規亦合法化加密衍生品與結構化產品,交易量成長28%。MiCA合規交易所現占歐盟加密交易總量的70%以上,吸引超過12億歐元風險投資流入合規初創企業。

投資者信心與行為轉變

MiCA的投資者保護措施——如白皮書強制揭露、行銷限制與責任條款——重塑投資者行為。歐盟機構加密持倉成長32%,零售參與度提升27%,詐騙舉報下降58%,穩定幣持倉激增40%,反映出對合規平台的信任提升。

加密ETF與代幣化證券日益流行,ETF投資成長35%。但DeFi平台在歐盟使用率下降16%,因多數仍處MiCA監管範圍之外,凸顯該法規偏向中心化合規路徑。

MiCA europe

合規成本與執法壓力上升

儘管MiCA帶來監管清晰度,但也引入高昂的合規成本。平均許可流程需時3至6個月,違規者可能面臨最高1500萬歐元或年營收3%的罰款。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4億歐元的罰款針對不合規企業開出。

中小型初創企業面臨資本與治理門檻,部分選擇遷移或尋求監管套利。然而,超過50%的新歐盟區塊鏈初創企業自創立起即遵循MiCA標準,合規已成為獲得融資的必要條件。

各國實施差異與監管協調

MiCA在各成員國的落實程度不一。德國、法國與荷蘭合規率超過90%,而希臘與愛爾蘭僅達50–60%。歐洲證券與市場管理局(ESMA)正推動監管協同,以確保執法一致性並縮小差距。

過渡條款允許2024年12月前已在國家制度下營運的企業延續至2026年7月,但多數企業正加速申請MiCA授權以維持競爭力。歐洲央行報告指出,加密詐騙案件下降60%,歸因於MiCA的AML與消費者保護規定。


Trade on JuCoin

Explore More From JuCoin:JuCoin Exchange |Twitter/X |Telegram |Discord |Ghost

Shogu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