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值得關注的七大互操作性協議 隨著區塊鏈生態系統日益成熟,互操作性已成為關鍵前沿。當前資產與應用分散於孤立網路之中,鏈間的無縫通訊對於釋放流動性、擴展去中心化金融(DeFi)以及實現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至關重要。2025 年,七個備受矚目的協議——Polkadot、Cosmos、Chainlink CCIP、LayerZero、Axelar、Wormhole 與 Quant——正引領多鏈世界的整合浪潮。
這些協議不僅是技術橋梁,更代表著向更具組合性與協作性的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典範轉變。它們各自採用獨特的架構方式來解決鏈間碎片化問題:
Polkadot:共享安全與平行鏈彈性 Polkadot 的架構圍繞中央中繼鏈構建,協調一組可自訂的平行鏈。每條平行鏈可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進行優化,同時享有中繼鏈的共享安全性。其跨鏈訊息協議(XCMP)允許平行鏈間無需外部橋接即可交換資料與資產,降低攻擊面。其治理模型與插槽拍賣機制吸引了多元化的 DeFi、遊戲與身份專案生態。
Cosmos:區塊鏈的網際網路 Cosmos 透過其 IBC 協議(跨鏈通訊)採用模組化互操作性方法。與 Polkadot 的共享安全不同,Cosmos 允許主權鏈保留自身共識機制,並透過 IBC 實現通訊。這種彈性催生了如 Osmosis 與 dYdX 等活躍的應用鏈生態。Cosmos Hub 作為網路核心鏈,負責路由與質押,而 Cosmos SDK 簡化了區塊鏈開發。2025 年,Cosmos 持續推動 IBC 在 EVM 與非 EVM 鏈中的採用。
Chainlink CCIP:跨鏈智能合約的安全訊息傳遞 Chainlink 的 CCIP 被設計為 Web3 的 TCP/IP。它使一條鏈上的智能合約可安全觸發另一條鏈上的操作,依賴 Chainlink 去中心化預言機網路進行訊息傳遞與驗證。CCIP 支援代幣轉移與任意資料訊息,非常適合複雜的 DeFi 流程與 RWA 自動化。其已整合至 Ethereum、Avalanche 與 Base 等主流鏈,成為跨鏈 dApp 的基礎層。
LayerZero:超輕量訊息傳遞與端點彈性 LayerZero 引入「超輕節點」架構,在保持信任最小化通訊的同時減少鏈上負擔。它結合預言機與中繼器驗證鏈間訊息,開發者可靈活選擇安全假設。LayerZero 的端點已部署至 50 多條鏈,包括 Ethereum、Arbitrum 與 Aptos。其 Stargate 協議支援原生資產橋接與統一流動性,是追求鏈間組合性的 DeFi 協議首選。
Axelar:可編程路由的通用訊息傳遞 Axelar 提供全堆疊互操作性解決方案,專注於通用訊息傳遞與可編程路由。其跨鏈閘道合約與驗證者集確保訊息與資產的安全傳輸。Axelar 的 GMP 協議支援跨鏈治理與 NFT 傳輸等複雜互動。其已整合至 Cosmos、Ethereum 與 Avalanche 生態,受到構建模組化多鏈應用的開發者青睞。
Wormhole:高速橋接與廣泛生態覆蓋 Wormhole 是一個連接超過 30 條區塊鏈的跨鏈訊息協議,包括 Solana、Ethereum、BNB Chain 等主流網路。它透過一組稱為「守護者」(Guardians)的節點網路來驗證與中繼訊息,實現快速且低成本的資產與資料傳輸。Wormhole 的核心機制基於 VAA(Verifiable Action Approval)格式,確保跨鏈訊息的可驗證性與安全性。其 Stargate 協議與 Portal Bridge 工具支援原生資產橋接與 NFT 傳輸,並已被應用於 DeFi、遊戲與 RWA 代幣化等場景。2025 年,Wormhole 推出 Gateway 鏈,進一步強化與 Cosmos 生態的整合,並透過自動中繼器簡化開發者部署跨鏈應用的流程。
Quant:透過 Overledger 實現企業級互操作性 Quant 的 Overledger 網路專注於企業與政府機構的區塊鏈整合需求。與其他協議不同,Overledger 採用 API 抽象層方式,無需修改底層鏈即可實現多鏈互通。其「多帳本應用」(mApp)架構允許開發者在多條鏈上部署統一邏輯,支援多帳本代幣化、合規性控制與資料隱私保護。Quant 已與多家銀行、保險公司與政府部門合作,成為 Web2 與 Web3 世界之間的橋梁。
這七大協議正共同推動區塊鏈從孤立鏈走向互聯網般的開放網路。隨著跨鏈借貸、模組化應用鏈與 RWA 的興起,互操作性不再是選項,而是 Web3 基礎設施的核心。2025 年,這些協議將在鏈間流動性、資料共享與應用組合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為下一代去中心化應用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