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Eck BNB ETF 申請的核心進展
2025 年 3 月 31 日,美國資產管理巨頭 VanEck 在特拉華州正式註冊「VanEck BNB Trust」(文件編號 10148820),邁出了申請美國首支 BNB ETF 的第一步。該信託將與比特幣、以太坊、Solana 等已申請的加密 ETF 並列,成為 VanEck 布局的第五個獨立加密貨幣 ETF 產品。此舉標誌著 BNB 首次進入美國主流金融工具視野,但與其他加密資產不同,BNB 面臨更複雜的法律爭議和監管審查。
目前,與 BNB 相關的金融產品如 21Shares Binance BNB ETP 已在瑞士等國際市場運作(截至 2025 年 3 月,管理規模約 1530 萬美元),但美國尚未批准任何 BNB ETF。VanEck 的申請填補了這一空白,但必須通過 SEC 對代幣屬性、託管合規性及市場操縱風險的嚴格審查。

BNB 的法律爭議與監管障礙
BNB 的 ETF 申請面臨兩大核心挑戰:
證券屬性爭議
SEC 在 2023 年針對幣安的訴訟中明確將 BNB 列為證券,並在 2024 年與 Coinbase、Kraken 等交易所的案件中重申了這一立場。若 SEC 維持對 BNB 的證券定性,該 ETF 將因不符合《證券法》註冊要求而無法獲批。
交易所關聯風險
BNB 與幣安生態系統的強綁定關係可能引發利益衝突擔憂。儘管幣安已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並支付 43 億美元罰款,但其全球業務仍受到多國監管機構的審查,這增加了 SEC 對 ETF 潛在市場操縱風險的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SEC 新任主席 Paul Atkins(2025 年 1 月上任)主張通過明確規則而非訴訟推動加密監管,這為 BNB ETF 的審查提供了一定緩解空間。但短期內,SEC 必須解決 BNB 的證券屬性爭議,或依賴法院判決推翻先前認定,否則申請可能被延遲甚至駁回。
市場影響與投資者策略
若 BNB ETF 獲批,可能引發以下連鎖反應:
BNB 流動性提升
ETF 將吸引傳統金融機構入場,推動 BNB 市值增長。參考比特幣現貨 ETF 的經驗(2024 年上市後資產管理規模突破 400 億美元),BNB ETF 可能為市場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增量資金。
監管示範效應
成功案例將激勵更多機構申請 XRP、ADA 等具爭議性代幣的 ETF,加速加密資產合規化進程。但 SEC 可能優先處理無證券爭議的標的(如 LTC、DOGE),BNB 的優先性取決於法律進展。
投資者需關注以下風險與策略:
-
法律風險對沖:分散配置無證券爭議的代幣(如 BTC、ETH),或通過合規渠道參與國際市場的 BNB ETP(如 21Shares 產品)。
-
時間成本評估:SEC 對加密 ETF 的審批周期通常約為 240 天,但由於 BNB 的法律爭議可能延長至 2026 年。
加密 ETF 的未來格局
VanEck 的 BNB ETF 申請是加密資產融入傳統金融的重要試金石。儘管面臨挑戰,其背後的趨勢不可忽視:
-
政策轉向:特朗普政府的加密友好政策(如廢除 SAB 121 會計準則、推動《GENIUS 穩定幣法案》)為機構入場掃除障礙。
-
競爭加劇:富蘭克林鄧普頓、灰度等機構已提交 SOL、AVAX 等 ETF 申請,BNB 需在技術實用性與法律明確性上建立差異化優勢。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理解監管邏輯比追逐短期熱門更為重要。建議通過 JuCoin 研究院系統學習加密資產分類與投資框架,以規避政策不確定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