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革新:從掌紋識別到隱私保護
Humanity Protocol成立於2023年,旨在透過非侵入式生物識別技術解決Web3世界的身份驗證難題。與Worldcoin依賴虹膜掃描不同,其核心為掌紋識別技術——使用者僅需透過手機鏡頭即可完成初步驗證,未來計畫結合紅外設備提升精確度。此設計不僅降低操作門檻(無需專用硬體),更結合零知識證明(ZKP)將使用者隱私數據加密儲存於IPFS,鏈上僅保留雜湊值。

此技術組合直擊產業痛點:虛假帳戶(女巫攻擊)與隱私洩露。例如,測試網階段用戶需綁定掌紋、電子信箱與錢包地址生成唯一Human ID,而鏈上僅存儲驗證結果而非原始數據。此模式為醫療、金融等敏感場景提供可信的身份驗證基礎。
$H代幣:驅動去中心化經濟的引擎
2025年4月16日,Humanity Protocol創辦人Terence Kwok宣布啟動$H代幣的生成事件(TGE)。該代幣定位為整個生態系的經濟核心,總供應量為100億枚,分配涵蓋驗證獎勵(18%)、生態基金(24%)、團隊(19%)等。核心功能包括:
-
支付驗證費用:應用方需支付$H以驗證使用者身份;
-
質押與治理:節點營運商透過質押$H獲得獎勵,持幣者參與協議治理;
-
跨場景流通:從醫療數據管理到DeFi應用,$H將作為通用支付媒介。
代幣經濟模型強調長期激勵:早期參與者可透過30階段定價機制獲得最高700%的理論報酬,而生態基金則將用於吸引開發者建構基於Humanity Protocol的醫療、社交等應用。用戶可關注幣安、JuCoin等主流平台的上幣公告,掌握H代幣的最新動態。
醫療領域的突破:基因檢測與數據安全
Humanity Protocol與納斯達克上市公司Prenetics的合作標誌著區塊鏈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深入落地。雙方整合Prenetics的基因檢測服務CircleDNA,透過區塊鏈生成防篡改的「個人身份證明」憑證。此方案可應用於:
-
醫療數據溯源:確保病患診斷紀錄與基因數據的真實性與可追溯性;
-
防詐欺驗證:防止保險理賠中的虛假身份或重複申請;
-
跨境醫療協作:醫師可快速驗證病患歷史資料,提升診療效率。
此外,Prenetics承諾投入150萬美元建立加密戰略儲備金(含$H、BTC、SOL),推動區塊鏈與醫療健康的跨界創新。
挑戰與產業影響
儘管前景廣闊,Humanity Protocol仍面臨多重挑戰:
-
技術爭議:手機鏡頭掌紋識別的精準度備受質疑,需仰賴後續紅外設備提升安全性;
-
監管風險:歐盟對生物識別數據的嚴格審查可能影響合規進程(Worldcoin已因此受限);
-
市場競爭:需在Web3身份協議賽道中超越Worldcoin、Space ID等成熟項目。
然而,其測試網數據展現強勁潛力:註冊用戶突破400萬,社群活躍度遠超同類項目。與ApeChain的合作更擴展了應用場景,例如透過「人性證明(PoH)」技術提升dApp的抗女巫攻擊能力。
未來展望:Web3基礎設施的建構者
Humanity Protocol的野心不僅止於身份驗證。透過建立全球掌紋資料庫與跨鏈相容的zkEVM網絡,其試圖成為連接醫療、金融與社交應用的通用協議。例如,用戶未來或可憑Human ID直接存取JuCoin的KYC認證服務,實現無縫跨平台操作。
隨著主網上線臨近,$H代幣的市場表現將檢驗其經濟模型的有效性。若成功,Humanity Protocol或將成為Web3時代不可或缺的數位身份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