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 Tech

关键要点

  • CeDeFi 通过将 DeFi 的透明性和可编程性与集中式系统的合规性和运营控制相结合,重新定义了基于区块链的金融边界。这种混合结构正在催生新一代既用户友好又符合监管要求的金融产品。
  • CeDeFi 的技术基础建立在双层架构上:智能合约负责去中心化的资产流动和自动化,而合规工具、KYC 模块及托管安全并行运行,以满足法律和机构需求。
  • 质押、基于稳定币的收益策略、机构借贷和现实资产(RWA)通证化等用例展示了 CeDeFi 在安全可编程环境中实现资本效率、最小化信任及访问传统收益来源的潜力。
  • CeDeFi 生态迅速成熟,涵盖应用链、流动性路由基础设施、结构化金库和许可 DeFi 区域。Unizen、BounceBit 和 Maple Finance 等平台是这些模式在生产环境中应用的典范。
  • 随着监管机构、机构和开发者在支持开放且合规的金融系统框架上达成共识,CeDeFi 正成为一种持久、模块化的可扩展全球化加密金融蓝图,而非折中方案。

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出现,通过消除中介,实现了权限自由的资金池、借贷和交易方式。但尽管 DeFi 创新迅速,其开放和无需信任的特性也带来了重大技术、运营和监管风险。另一端,集中式金融(CeFi)提供了用户友好的基础设施和明确的监管指引,却以牺牲透明度和托管控制为代价。CeDeFi(中央化去中心化金融)作为一种混合模型应运而生,旨在调和两种范式的优势。最初由 BNB Chain 等基础设施推动,后续由 Unizen、BounceBit 等平台扩展,CeDeFi 代表一种结构性演进,旨在满足合规与可用性需求的同时,扩大基于区块链的金融访问范围。

本篇 创新与科技 报告深入研究了 CeDeFi 的结构设计、实际落地、比较优势及未来影响,评估该模型究竟是过渡性框架还是加密金融的长期演进。


Register on JuCoin

什么是 CeDeFi?解读混合金融模型

Centralized-Decentralized Finance(CeDeFi)指一种将去中心化金融的可编程性与透明度,与集中机构的监管和运营效率相结合的混合金融模型。CeDeFi 平台通过在链上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协议中嵌入身份验证、风险管理与用户保护功能,提供合规、安全且可扩展的金融服务。

不同于强调绝对开放的传统 DeFi,CeDeFi 引入了受监管的入口和机构接口,如 KYC 模块、托管桥和交易监控,同时保留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开源和可组合特性。该混合设计使 CeDeFi 协议能够支持真实世界金融用例,提供跨境可达性,吸引散户用户与机构资本。

在结构层面,CeDeFi 通过两大核心组件运作:一是构建于区块链协议之上的去中心化执行层,负责智能合约和资产流动;二是负责合规、法币接入、客户支持和托管管理的集中化集成层。由此形成的系统在坚持去中心化价值的同时,满足了现代金融的实际需求。

CeDeFi DeFi

CeDeFi 与 DeFi 和 CeFi 有何不同?

理解 CeDeFi 的战略意义,需要对比其融合的两种模型:DeFi 与 CeFi。传统 CeFi 平台(如中心化交易所或新型银行)提供直观界面、合规监管和无缝法币接入,但依赖托管控制和集中化治理,用户面临对手方风险和信息不透明,失败案例如 Celsius 和 FTX 即为警示。

相比之下,DeFi 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完全的用户自托管和协议级自动化,强调透明度、抗审查和无国界参与。然而,它也面临流动性碎片化、漏洞风险、监管不确定和 Web3 基础设施学习曲线陡峭等挑战。

CeDeFi 力图融合两者优势:DeFi 的透明、可编程和创新,与 CeFi 的用户保护、可靠性和监管通道。例如,某 CeDeFi 质押平台可能允许用户将代币委托给去中心化验证者,同时提供赎回保险、降罚机制和法币进出渠道,全部在受监管的界面下进行。

当 DeFi 建基于“代码即法律”,CeFi 依赖“机构信任”时,CeDeFi 提出分层治理模型:链上算法与社区治理,链下法律合约与运营控制。这一双层结构促成了可审计、可适应、合规且可组合的金融系统。

CeDeFi vs DeFi vs CeFi

CeDeFi 的新兴基础设施趋势与战略模式

应用链与模块化 Layer 2 解决方案的结合

应用链和模块化 Layer 2(L2)解决方案的兴起,使机构能够在以太坊或 Cosmos 等去中心化结算链之上部署许可执行层。这种架构支持定制化治理和合规模块,同时保留公共区块链的可组合优势。通过利用这些模块化框架,组织可在不牺牲互操作性的前提下,满足特定监管和运营需求。

增强的流动性路由机制

CeDeFi 平台越来越多地采用复杂的流动性路由机制。中心化交易所将用户资金通过金库包装或自动做市商(AMM)聚合器,导入 DeFi 协议。这一策略提升了 DeFi 总锁仓价值(TVL),而无需用户具备区块链使用经验。通过抽象化 DeFi 交互复杂性,CeDeFi 平台使去中心化金融服务对更广泛用户群更具可及性。

算法化治理模型的进阶

CeDeFi 中的算法治理正变得更加细化和复杂。混合平台实施链上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管理协议参数,同时运营实体负责执行和合规。该双治理框架融合了去中心化治理的透明和社区参与,与集中化监督的问责与合规并存。此类模型旨在平衡创新与稳定,确保 CeDeFi 平台能适应不断演变的市场动态和监管环境。

上述趋势共同表明 CeDeFi 生态正在成熟,其潜力在于弥合传统金融系统与去中心化技术之间的鸿沟。随着 CeDeFi 持续演化,它将在金融未来中扮演关键角色,提供结合中心化与去中心化范式优势的解决方案。


Trade on JuCoin

CeDeFi 协议的技术架构与运行

CeDeFi(中央化去中心化金融)系统的架构旨在平衡无权限创新与机构级控制。CeDeFi 平台并非纯去中心化或纯托管,而是集成了两层架构,分别赋予去中心化和集中化组件明确角色。该双栈模型提升了可用性、合规性和系统弹性。

CeDeFi 协议的基础是去中心化执行层。该层包括部署在公链(如以太坊)或 Layer 2 网络上的智能合约,执行核心金融功能。这些合约管理链上活动,如流动性提供、借贷池、质押奖励及通过 AMM 或预言机实现的价格发现。智能合约逻辑开源、可审计,常通过代币投票治理,为用户提供透明和不变性。

覆盖其上的是集中化集成与合规层,负责因监管、法律或实际限制而尚无法完全去中心化的职能,包括 KYC 验证、风险评估、交易监控及法币网关接入。例如,BounceBit在部署比特币再质押和跨链收益生成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同时,嵌入了合规友好的身份验证和托管保护措施,以满足机构标准。

BounceBit CeDeFi Infrastructure

某些 CeDeFi 架构中的关键创新是“许可区域”概念:在去中心化网络中,特定用户(通常为机构参与者)通过白名单地址与公共智能合约互动,遵循预定义的合规协议。同时,通过单独的界面层或策略绑定的智能合约端点,为非限制性零售参与者保留开放访问。

CeDeFi 也支持模块化扩展,如基于策略的金库、声誉加权流动性访问,甚至意图驱动的执行逻辑。这种灵活性使机构能够在嵌入企业级治理、性能分析或风险上限的同时,使用标准化的 DeFi 原语,填补 DeFi 单独难以兼顾的机构需求。

CeDeFi 的关键落地与实践案例

CeDeFi 已开始重塑整个加密金融领域的若干高影响力领域,包括质押、借贷、稳定币发行和现实资产(RWA)通证化。这些落地案例展示了混合模型如何在保持去中心化系统可组合性和可编程性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风险可控、用户友好且合规的收益活动入口。

最具代表性的用例之一是质押与验证者委托:中心化交易所和托管平台充当用户与去中心化质押协议之间的中介。尽管底层质押机制可能依赖 Lido 或 Rocket Pool 协议,用户与服务的交互通常被抽象化。Coinbase、Kraken 等交易所提供托管质押产品,允许用户轻松赚取收益,无需自行管理质押基础设施。这些平台可能承担惩罚风险、保证在线时间并支持用户赎回流动性,同时在后台与去中心化协议进行结算。此 CeDeFi 架构降低了参与 PoS 网络的技术门槛,同时保留了去中心化安全和收益优势。

借贷领域,混合平台如 Nexo 和 Matrixport 就是 CeDeFi 的实践典范。这些机构通常使用智能合约实现借贷池和实时利率计算,但将用户存款保存在托管钱包中。借贷额度、抵押率和清算阈值不仅由代码控制,还受到类似传统金融的集中风险框架管理。此类平台通常提供法币桥、机构级保险和透明度报告,使其对散户和受监管金融参与者都更具吸引力。通过该模型,CeDeFi 在不暴露用户于 DeFi 原生协议全部复杂度和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本效率的收益与信贷入口。

此外,稳定币 集成也是 CeDeFi 实用性的关键维度。支持法币抵押稳定币(如 USDC、EURC 和 USDP)的平台,越来越多地在 CeDeFi 环境中包含合规层监控和监管报告。这些稳定币作为结构化产品、流动性提供和收益耕作策略的基础资产,均在遵守全球反洗钱(AML)标准的治理模型下运作。整合稳定币通道的 CeDeFi 协议受益于更高流动性和信誉,使其能够服务于加密原生及法币挂钩的市场参与者。

或许最具变革性的 CeDeFi 用例是现实资产(RWA)的通证化及链上分发。Ondo Finance 和 Maple Finance 等协议正在这一前沿领域开拓,将资金投入通证化的美国国债、投资级债券和企业信用额度。Ondo 的 OUSG 与 Maple 的贷款产品通过许可智能合约与链下法律协议相结合,使资产管理者能够通过审核合规的对手方和法律合同,在链上界面上获得真实世界收益。这种真实世界合规与 DeFi 自动化的结合,使曾经仅限于机构金融的资产类别,通过 CeDeFi 通道,得以实现可编程、碎片化和全球可及。

这些用例共同表明,CeDeFi 不仅是 CeFi 与 DeFi 之间的折中,还是搭建它们之间桥梁的门户。通过法律可执行性、监管合规性和 DeFi 可组合性的结合,CeDeFi 模型正在推动资本市场演进为可编程生态系统,提供透明、安全且具机构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CeDeFi 生态图谱:平台、协议与应用层

过去两年里,CeDeFi 生态迅速扩张,受到寻求 DeFi 收益而不牺牲合规性或可用性的机构关注。该领域现包括从混合交易所到结构化产品金库的多样化平台,各自在 CeDeFi 设计理念下运作。CeDeFi 协议并非复制 DeFi 生态,而是有选择地借鉴并重新工程其组件,注重模块化与合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Unizen,自称智能交易所生态系统。Unizen 将中心化流动性与对去中心化协议的接入通过单一界面整合,让用户在满足监管标准的中心化流程下与 DEX 互动。平台提供投资组合再平衡、交易聚合和 KYC 合规执行,底层则由去中心化路由逻辑和数据分析支撑。

与此同时,BounceBit 彰显了 CeDeFi 的跨链潜力。其核心基础设施使比特币持有者无需桥接或包装资产即可参与类似 DeFi 的收益策略。通过再质押和委托参与框架,BounceBit 提供在智能合约上运行的执行层,同时在网络争议情况下引入托管后备层,保障底层安全。该设计解决了传统 DeFi 中非 EVM 链资本流动的主要障碍。

CeDeFi 的资产管理层也在演进。TProtocol 和 Ribbon Finance 等平台推出了合规的结构化金库,提供源自期权和利率互换的收益策略。虽然这些平台最初在 DeFi 领域开展,但现在许多都在打造合规前端或集成白名单钱包功能,以便引入传统资本。

在借贷和信贷方面,Maple Finance 和 Centrifuge 等协议作为资本市场运作,KYC 合规借款人向贷方发行通证化债务。这些虽非完全集中化,却代表了链上信用发行与链下法律可执行性的融合,是 CeDeFi 的新兴标志。

CeDeFi 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托管桥、数据合规层和风险评分引擎。Fireblocks 与 Ledger Enterprise 等提供商正推动安全密钥管理和机构钱包系统,与 CeDeFi 协议集成,使基金经理和资产配置者能够直接参与链上活动。

总体来看,CeDeFi 生态并非单一网络或类别,而是一套多层堆栈,涵盖基础设施、中间件及应用级服务,共同推动合规可编程金融的发展。该堆栈的持续扩张预示着将去中心化金融系统整合进现有监管和运营框架的需求日益增长。

CeDeFi:受监管可扩展加密金融的蓝图

CeDeFi 不再是两种金融范式间的理论桥梁;它正演变为下一代数字市场的基础架构。通过将去中心化核心原则与机构运营需求相结合,CeDeFi 提供了一种既具适应性又面向未来的框架。

其分层基础设施将无权限执行与合规感知界面融合,反映出创新与监管并非相互排斥。通过在质押、稳定币收益策略、现实资产通证化和机构借贷等应用场景中的实践,CeDeFi 正在证明其能够在不牺牲透明度或可及性的前提下,创造真实经济价值。

随着加密行业成熟与监管审查加强,诸如 CeDeFi 的模型将在更广泛的金融体系中合法化去中心化金融。其成功将依赖于治理、跨链基础设施与风险管理的持续创新,但方向已非常明确。CeDeFi 不只是权宜之计,而是可编程、合规全球金融的结构性演进道路。

Explore More From JuCoin:JuCoin Exchange |Twitter/X |Telegram |Discord |G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