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监管逻辑

2025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再次推迟了对包括富达、VanEck在内的多家机构提交的以太坊现货ETF的审批决定。这一决定延续了SEC自2024年以来的“审慎传统”——比特币现货ETF获批耗时近十年,而以太坊ETF的审批同样面临证券属性争议、质押合规性及市场操纵风险等核心挑战。

SEC在延迟公告中强调,需更多时间评估以太坊的权益证明(PoS)机制是否会导致代币集中控制风险,并质疑其价格是否易被少数实体操纵。值得注意的是,富达近期提交的修订提案中新增了“允许以太坊质押”条款,试图通过质押收益提升ETF吸引力,但SEC尚未对此明确表态。这一争议点与比特币ETF的审批逻辑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因基于工作量证明(PoW)机制且无质押模型而相对顺利。

SEC推迟以太坊ETF审批
图片来源于Coinomedia

市场影响与流动性分化

SEC的推迟决定短期内对市场情绪造成一定冲击。然而,长期来看,此次推迟可能加速合规化进程。平台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正将资金转向已获批的比特币ETF及合规质押服务,导致以太坊链上质押率从28%降至22%。

这一流动性分化现象暴露了加密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合规资金向头部资产集中,而中小市值代币的流动性持续萎缩。例如,以太坊生态中Layer 2项目的TVL(总锁仓价值)已从峰值120亿美元降至78亿美元,部分项目转向兼容比特币的跨链协议以吸引资金。若以太坊ETF长期无法获批,其作为“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叙事可能被削弱,进而影响生态创新活力。

合规突破与机构策略

尽管SEC态度谨慎,但行业仍在探索变通路径。富达的“质押型ETF”提案若获批,将成为首只允许将持仓以太坊用于质押的合规产品,年化收益预计可达4%-6%。此外,贝莱德等机构正开发混合质押方案,将部分资产托管至合规平台以降低监管风险。

监管框架的调整也提供新机遇。SEC新成立的加密货币工作组提出“跨境沙盒”计划,允许国际项目在美开展有限业务试验,这可能为以太坊ETF引入海外流动性。同时,特朗普政府提名的SEC主席候选人Paul Atkins倾向于支持创新,若其上任,审批僵局或出现转机。

未来展望与关键节点

市场需关注两大节点:

  1. 2025年5月23日:VanEck以太坊ETF的最终审批截止日,其结果将成行业风向标 ;
  2. 2025年Q2:SEC加密货币工作组计划发布PoS资产监管细则,可能明确质押的合规边界。

若以太坊ETF最终获批,其费率竞争将重塑市场格局。当前贝莱德、富达等机构的提案管理费率集中在0.15%-0.25%,显著低于灰度ETH信托的2.5%。但若质押功能受限,以太坊ETF相对于直接持币的优势将大打折扣,机构资金可能转向JuCoin等高流动性平台。

SEC的审慎态度本质上是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规则融合的必经阵痛。在监管与创新的博弈中,以太坊ETF的成败不仅关乎单一资产,更将定义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合规范式。

Neason 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