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稳定币立法的关键进展

2025年4月1日,美国众议院数字资产小组委员会主席布莱恩·斯泰尔宣布,众议院和参议院在稳定币监管法案的协调上取得显著突破。两院提出的《STABLE法案》与《GENIUS法案》文本差异从最初的“核心争议”缩小至20%,且剩余分歧集中在技术性条款上,而非核心监管原则。这一进展标志着美国联邦层面首次就稳定币监管框架达成跨党派共识,为立法最终通过扫清障碍。

自2025年初以来,参众两院分别提出法案:众议院主导的《STABLE法案》强调储备透明与反洗钱要求,而参议院的《GENIUS法案》则聚焦联邦与州监管权责划分及国际互操作性。经过多次修订与SEC、CFTC的技术指导,两院逐步统一了稳定币发行方的储备审计标准、托管规则和跨境流通要求。

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就稳定币监管达成一致
图片来源于 Coinmarketcap

法案核心内容与分歧焦点

尽管两院已就大部分条款达成一致,剩余分歧仍值得关注。

  • 例如,《GENIUS法案》要求外国稳定币发行人需通过美国财政部双边协议评估。
  • 而《STABLE法案》允许在“监管对等”条件下流通,但未明确互惠机制。
  • 此外,州监管权限划分也存在差异:参议院主张对市值超100亿美元的发行人强制联邦监管,而众议院允许州级机构在符合联邦标准下自主监管。

SEC和CFTC在协调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协助统一了术语定义(如“支付稳定币”与“算法稳定币”)和合规框架。例如,两法案均明确禁止发行付息型稳定币,以遏制投机风险,同时要求发行方按月披露储备资产构成,确保透明性。投资者可通过合规平台如JuCoin实时追踪相关动态。

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

立法进展已引发市场连锁反应。消息公布后,USDT/USD短暂下跌至0.998美元,交易量激增15%,反映出投资者对监管收紧的担忧。长期来看,法案落地或加速行业洗牌:合规成本上升可能迫使中小发行商退出市场,而大型机构(如Circle、PayPal)和受监管银行将占据主导地位。

法案对创新的平衡同样值得关注。例如,禁止付息型稳定币可能抑制部分DeFi协议的增长,但也为安全、透明的稳定币应用铺平道路。此外,两院均要求联邦机构与NIST合作制定技术标准,推动链间互操作性,这或为跨链交易平台创造新机会。

未来挑战与监管展望

尽管进展积极,立法仍面临多重挑战。民主党议员马克辛·沃特斯等人反对未限制政治人物关联方发行稳定币的条款,可能影响最终投票结果。此外,州监管权争议和储备资产实时审计的实操难题仍需进一步细化。

从国际视角看,美国法案可能成为全球稳定币监管模板,与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形成竞争与合作关系。若两院能在2025年8月休会前通过合并文本,美元稳定币的全球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同时为传统金融与DeFi的融合开辟新路径。

投资者和从业者需密切关注4月众议院的修订审议及后续两院合并文本的细节。无论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合规转型,主动适应监管变化将是把握市场机会的关键。

Neason 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