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rus Protocol的技术架构:纠删码与去中心化存储的革新

Walrus Protocol由Sui开发团队Mysten Labs推出,旨在通过创新的Red-Stuff编码算法解决传统存储协议的高成本与低效率问题。其核心技术包括:

二维纠删码(2D Erasure Coding)

将数据分片为横向(primary slivers)和纵向(secondary slivers)矩阵,复制因子仅需4-5倍,相比Filecoin(25倍)、Arweave(100-1000倍),存储成本降低80-100倍。例如,1TB数据年存储成本仅50美元,远低于Arweave的3500美元和Filecoin的200-1000美元。

异步挑战协议

通过节点间的协作验证数据完整性,避免传统协议对全网数据的持续验证开销,降低存储证明成本。

可删除数据机制

支持用户主动删除或修改数据,满足企业合规需求,突破区块链数据不可变的传统限制。

截至2025年3月,Walrus测试网已存储80TB数据,吸引109个项目接入,涵盖医疗诊断、媒体内容等场景,验证了其高可用性与实时性。

Walrus Protocol的技术突破与生态价值解析
图片来源于 X

代币经济模型:透明分配与长期激励

WAL代币是Walrus生态的核心,总供应量50亿枚,初始流通25%(12.5亿枚),分配策略兼顾社区激励与可持续发展:

  • 社区主导:60%代币分配给社区,其中10%用于空投(4%已通过NFT发放给测试网用户,6%主网后释放),43%作为储备金支持生态发展。
  • 投资者与贡献者:7%代币以0.4美元单价出售给机构投资者(融资1.4亿美元,估值20亿美元),30%分配给核心贡献者。
  • 通缩机制:通过质押惩罚和低效节点削减,减少流通量。若存储量达1EB(相当于Filecoin 2024年Q4总容量的1/4),预计年消耗2.4亿枚SUI代币,占其流通量15%,间接推动SUI通缩。

主网于2025年3月27日上线后,WAL代币将登陆MEXC、Upbit等交易所,并计划接入更多平台(如JuCoin),提供流动性支持。

与Sui生态的协同效应:存储与公链的双向赋能

Walrus与Sui的深度整合体现在技术互补与经济联动。作为Sui的“存储层”,Walrus处理大型非结构化数据(如AI模型、视频文件),而Sui负责元数据管理和智能合约交互,降低主网存储压力。存储操作需消耗SUI作为Gas费,形成“SUI需求增长→存储量提升→SUI通缩”的正向循环。若存储量达1EB,SUI年消耗量可占流通量15%。 此外,Walrus支持与TensorFlow、PyTorch等框架兼容,为去中心化AI提供可信数据存储,推动Web3游戏、NFT等场景落地。

投资者策略:关注技术落地与生态扩展

对普通用户而言,参与Walrus需关注以下要点:

技术验证

主网上线后企业级应用接入情况(目标50+合作伙伴)、跨链桥进展(计划2025年8月推出)。

交易所选择

选择合规平台降低交易风险,警惕初期市场波动。

长期布局

参考同类项目Filecoin(FDV 60亿美元)与Walrus当前估值(20亿美元),若其存储成本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代币价值或具增长潜力。

短期需注意测试网向主网的过渡稳定性,长期则可关注量子计算融合计划及开发者工具开源进度。

Neason 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