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公布了一系列針對包括中國、印度和歐盟在內的100多個貿易夥伴的互惠關稅。這些被稱為“解放日”的關稅旨在解決美國的貿易赤字,但其影響已在全球金融市場,尤其是加密貨幣領域引發波動。

這一公告引發了傳統市場和加密市場的急劇拋售。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TC)價格暴跌7.21%,從88,500美元降至82,100美元。以太坊(ETH)、幣安幣(BNB)和索拉納(SOL)也經歷了顯著下跌,導致整體加密市場市值減少近2%。

市場波動性

加密貨幣因其對宏觀經濟事件的敏感性而受到特別影響,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市場波動加劇。加密貨幣的恐懼與貪婪指數仍處於“恐懼”區域,反映出投資者的普遍謹慎。

特朗普的關稅是重塑美國貿易政策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這些措施包括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以及對藥品和半導體等商品增稅。分析師警告稱,這些關稅可能加劇通貨膨脹壓力,進一步干擾金融市場。

加密貨幣的長期影響

儘管短期反應是負面的,但一些分析師認為,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可能會恢復,甚至在長期內受益。隨著關稅推高通貨膨脹,加密貨幣可能重新獲得作為對抗價格上漲的避險資產的吸引力。

儘管短期波動性較大,機構對數字資產的興趣依然強勁。持續流入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資金可能為未來增長鋪平道路。

這些關稅還突顯了加密市場的脆弱性:

  • 監管風險:政府的審查可能導致更嚴格的監管。
  • 市場依賴性:加密貨幣仍然受到傳統金融市場的強烈影響,限制了它們的獨立性。

Shogu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