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點
- Web3 遊戲重新定義所有權:透過引入 NFT 和鏈上資產,Web3 遊戲賦予玩家真正擁有、交易和從遊戲物品中獲利的能力。
- 多樣生態系由基礎設施支持:從 rollup 到 GameFi DAO,該領域現在擁有強大的工具、開發者平台和多鏈支持。
- GameFi 模式持續演進:繼早期的 Play-to-Earn 熱潮後,Play-and-Own 和基於技能的獎勵等新模式正創造更可持續的經濟體系。
- 真實遊戲體驗結合鏈上邏輯:自主、持續運行的遊戲開啟了可組合敘事、動態代理和社群擴展的新可能。
- Web3 採用的重要推動力:隨著更便捷的入門、改進的用戶體驗和吸引人的內容,Web3 遊戲預計將成為主流用戶採用加密的領先催化劑。
遊戲一直推動數位創新的邊界,從行動遊戲的崛起到全球電競的成長。然而,在遊戲與區塊鏈交匯處,出現了一個新領域:Web3 遊戲。通常被歸入「GameFi」(遊戲金融)範疇,這一新時代透過引入真實資產所有權、去中心化經濟和無權限的遊戲開發,改變了玩家與數位世界的互動方式。
Web3 遊戲的核心是重新構想玩家角色。玩家不再是封閉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而是資產持有者、貢獻者和經濟參與者。無論是擁有虛擬世界的土地、因遊戲成就獲得可交易貨幣,還是參與遊戲治理,Web3 遊戲都在重新定義開發者與用戶之間的關係,使遊戲體驗更具參與性和價值共享性。
本篇創新與技術文章深入探討了 Web3 遊戲的世界。
什麼是 Web3 遊戲 & GameFi 定義
Web3 遊戲是一類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遊戲內資產去中心化所有權、本地代幣經濟和玩家驅動治理的遊戲。這些遊戲通常使用非同質化代幣(NFTs)來代表角色、物品或土地,使用同質化代幣作為遊戲貨幣或治理工具。GameFi 是更廣泛的術語,涵蓋了通過遊戲玩法獲得真實經濟價值的金融化過程。
核心上,Web3 遊戲將權力從中心化工作室轉移到社群。透過智能合約和鏈上系統,玩家可以買賣或質押遊戲物品,賺取遊戲獎勵,甚至影響遊戲發展。此模式對齊了開發者與玩家的激勵,創造了更具參與性和開放性的生態系統。
從封閉世界到開放經濟:Web3 遊戲的演進
傳統遊戲中,玩家投入時間和金錢購買資產,但這些資產被限制在發行商伺服器內,皮膚、武器、角色和貨幣無法轉移或出售至遊戲外。區塊鏈帶來了突破性理念:互操作性。基於區塊鏈的遊戲使數位物品可攜帶且可擁有,以 NFT 形式存在於玩家錢包,可跨生態系統使用。
這一新範式在 2021 年以 Axie Infinity 等 Play-to-Earn(P2E)遊戲首次獲得主流關注。這些早期模式使用戶能通過遊戲獲得現實收入,尤其在新興市場表現突出。但單靠 P2E 由於代幣模型通膨和遊戲性不足難以持續。從此,領域逐步成熟,GameFi 擴展到包含玩賺、擁有、基於技能的收益、創作者經濟和 NFT 可組合性,融合於引人入勝的遊戲設計中。
如今,焦點轉向玩家所有權、經濟主權和去中心化開發。從掠奪式變現向社群價值創造的轉變,是 Web3 遊戲與 Web2 遊戲根本的區別。
Web3 遊戲技術棧:去中心化遊戲背後的基礎設施
去中心化遊戲的技術架構包含多個區塊鏈層及支撐中介軟體:
- Layer 1 和 Layer 2 區塊鏈:以太坊、Solana 和 Avalanche 是常用的 Layer 1,而 Arbitrum Nova 和 Immutable X 等 Layer 2 提供可擴展性,降低手續費和提升遊戲體驗速度。
- 智能合約和資產標準:ERC-721 和 ERC-1155 支援 NFT 及多代幣功能。智能合約定義遊戲規則、所有權和遊戲內邏輯。
- 帶 Web3 插件的遊戲引擎:Unity 和 Unreal 引擎支援 SDK 和 API,整合錢包、NFT 和代幣邏輯到 3D 環境。
- 錢包和身份系統:玩家透過 MetaMask、WalletConnect 等錢包認證,新興去中心化身份(DID)系統支援跨遊戲聲譽和登入。
- 預言機和數據層:Chainlink、The Graph 等協議提供外部數據源和索引,保障即時操作和經濟追蹤。
- 互操作協議:LayerZero、IBC 等項目支援跨鏈遊戲經濟和多遊戲共享資產。
Web3 遊戲背後的技術棧複雜且多層,旨在保障安全、可擴展和可組合性。基礎是區塊鏈,以太坊因生態成熟和開發工具豐富,仍是最受歡迎的網絡,但因擁堵和高 Gas 費不適合高吞吐遊戲環境。於是出現了 Immutable、Arbitrum Nova、Ronin 和 ZKsync Era 等遊戲友好型 Layer 2,提供更快交易速度、更低費用和無縫 NFT 轉移。
鏈層之外,智能合約定義遊戲邏輯,保障資產稀缺並自動化獎勵機制。MetaMask 等錢包或 Web3 原生介面如 Sequence、Fractal 承擔身份系統和玩家庫存管理。許多遊戲還加入社交登入、法幣入金和 Gas 抽象,降低用戶接觸區塊鏈的技術門檻。
鏈下基礎設施保障遊戲性能。The Graph 負責索引遊戲數據,IPFS 和 Arweave 儲存 NFT 元數據,保護遊戲背景和藝術作品。Livepeer 和 Theta 等視頻流協議支援遊戲內視頻渲染和電競直播。整體方案確保區塊鏈遊戲在保持去中心化和協議級可組合性的同時,能媲美傳統中心化遊戲的表現。
重新思考遊戲內經濟:資產、代幣與設計
Web3 遊戲的經濟基礎依託兩個核心原語:代幣和 NFT。代幣通常用於治理、交易或玩家獎勵。它們可以是同質化代幣(如遊戲貨幣)或用於解鎖遊戲內福利、影響開發決策或提供流動性的質押代幣。NFT 則代表獨一無二且可擁有的物品,如角色、武器、土地或外觀。這些不僅僅是裝飾,還可能賦予實用功能、地位或訪問權限。
代幣經濟設計尤為關鍵。早期模式依賴發行獎勵代幣,吸引投機用戶而非忠實玩家。新系統更為細緻:獎勵技能、參與度和社群貢獻。例如,「玩並擁有」模式讓玩家透過遊戲獲得 NFT,Parallel 和 Illuvium 等遊戲採用帶定義遊戲內優勢和稀缺性的 NFT 交易卡或土地。
經濟「下水道」機制也必不可少。遊戲引入製作、繁殖、銷毀或升級機制,要求玩家使用或銷毀資產,防止通膨失控。同時,質押和 DAO 治理機制透過讓玩家對功能更新、國庫支出或平衡調整進行投票,激勵長期對齊。這些遊戲經濟不僅是封閉循環,更是可編程、持續演化的市場,具有現實影響。
Web3 遊戲:真實用例與遊戲類型
Web3 遊戲涵蓋多種遊戲類型和經濟模型,範圍從休閒移動遊戲到 AAA 級沉浸體驗。
- 資產所有權和市場經濟:最基礎的用例是賦予玩家遊戲內資產的可驗證所有權。NFT 代表皮膚、角色、武器或土地,可在 OpenSea、Magic Eden 或遊戲內市場自由交易。不同於傳統遊戲,這些資產能在不同平台或續作間保持價值和實用性。
- 玩賺(P2E)及其衍生:Axie Infinity 推廣了玩賺遊戲,提供代幣激勵。儘管早期模式因通膨和遊戲性不足而不可持續,新模式如玩並賺(P&E)、玩並擁有和基於進度的獎勵逐漸興起,關注用戶留存、遊戲品質和長期經濟循環。
- 鏈上遊戲邏輯與自主世界:Dark Forest 和 Conquest 等遊戲將核心玩法邏輯直接部署鏈上。這些「自主世界」始終在線且可驗證,每個動作透明記錄在區塊鏈上,支持無權限遊戲擴展和社群創作內容。
- 互操作元宇宙遊戲:Otherside(由 Yuga Labs)、Sandbox 和 Decentraland 等項目構建開放的元宇宙環境,支持頭像和物品跨遊戲及虛擬空間流轉。它們作為去中心化社交中心,融合遊戲、NFT 和虛擬活動。
- 去中心化電競和直播:部分平台專注於 Web3 遊戲的競技和社交層。ArenaX 和 Community Gaming 舉辦去中心化比賽,自動發放獎金,Livepeer 和 Theta 支援去中心化遊戲直播和變現。
- AI 增強與代理驅動玩法:AI 代理也進入遊戲領域,自主角色、NPC 或對手可由 AI 模型和邏輯控制。借助區塊鏈支持的協調,實現即時經濟模擬或動態敘事。
Web3 遊戲生態:工作室、平台與協議
Web3 遊戲不再僅由少數高知名度作品定義,而是成長為多鏈、跨領域的生態系統,涵蓋工作室、公會、協議、遊戲發行商和基礎設施提供商,共同塑造去中心化遊戲的未來。
- 遊戲工作室:Gala Games、Animoca Brands 和 Pixelmon 推出社群支持強大、生態代幣化的旗艦 Web3 遊戲。
- 發射台和平台:Immutable、Ultra 和 Beam(Merit Circle)提供專為遊戲設計的鏈和分發基礎設施。
- 遊戲引擎與開發工具:Thirdweb、Sequence 和 Crossmint 提供 SDK,用於構建和整合 Web3 功能到遊戲中。
- 公會和 DAO:Yield Guild Games(YGG)、Avocado DAO 和 Loot DAO 支持玩家、借出 NFT,協調社群投資。
- 遊戲 Rollup 和應用鏈:Arbitrum Nova 和 Dymension 等項目提供針對高性能遊戲環境的 rollup 即服務解決方案。
- 錢包和用戶引導:Web3 原生錢包如 Fractal 和整合 Game7 的平台,支持法幣支付、社交登入和免 Gas 交易,提升入門體驗。
工作室方面,Parallel Studios、Sky Mavis(Axie Infinity)和 Big Time Studios 等領軍,推出 AAA 級體驗,融合區塊鏈技術同時保證遊戲樂趣。Shrapnel、MetalCore 和 Illuvium 等遊戲結合 Unreal Engine 視覺、NFT 所有權和去中心化治理,架起 Web2 生產和 Web3 經濟的橋樑。
Immutable 等協議成為 NFT 遊戲首選 Layer 2,提供 rollup 基礎設施和為資產流動性及玩家數量優化的開發工具。TreasureDAO 探索由單一生態代幣(MAGIC)驅動的互聯遊戲和經濟模式,打造跨作品的元遊戲。Avalanche 和 Cosmos 上,專用應用鏈為定制遊戲提供嚴格邏輯和性能控制。
Yield Guild Games(YGG)、Merit Circle(Beam)和 Ready Player DAO 等公會作為社群投資機構,向玩家分發 NFT,參與治理,教育新用戶如何在 Web3 遊戲中賺取和貢獻。這些團體常作為第零層社會基礎設施,引入經濟機會和協調力。
遊戲作為加密中最具潛力的應用層之一,吸引越來越多風投資金、補助和加速器的支持。
真實世界遊戲與應用案例
Web3 遊戲不再是原型,它們活躍、持續演進,吸引全球數百萬用戶。以 Parallel 為例,這是一款科幻交易卡牌遊戲,擁有強大的 NFT 資產、生態背景和代幣治理。玩家使用可驗證且可擁有的卡組競技,參加由獎金池和質押獎勵支持的季賽。
另一突出作品是The Beacon,一款利用「玩並擁有」機制的 Roguelite 地城爬行遊戲。玩家通過完成關卡和參與社交活動獲得 NFT 裝飾品,未來遊戲玩法將由社群投票和 DAO 資助內容擴展決定。
元宇宙方面,Yuga Labs 開發的 Otherside 融合沉浸式世界建構、互操作化頭像、動態土地機制和代幣治理敘事。與傳統元宇宙不同,玩家可真正共同創作劇情,舉辦活動,並通過智能合約定義土地使用規則。
即使是休閒遊戲也開始採用 Web3 機制。支援行動端的 Stepn 和 Pirate Nation 透過加密激勵獎勵運動或輕鬆遊玩。這些例子展現 Web3 遊戲跨越多類型、設備和用戶動機。
治理、身份與玩家所有權的未來
Web3 遊戲最令人振奮的面向之一是對玩家賦權的重視。治理代幣使玩家決定遊戲如何演進,投票選擇新地圖、角色平衡或金庫分配。在某些遊戲中,玩家成為事實上的共同擁有者,參與世界的經濟和敘事方向。
身份系統也在重新構思。基於錢包的登入正演變為跨遊戲身份層,成就、收藏和社交行為可攜帶。一些項目試驗靈魂綁定代幣,記錄遊戲內聲譽或比賽勝利,不可買賣,有助於塑造去中心化環境中的信任與匹配系統。
展望未來,Web3 遊戲可能成為平台。玩家不僅參與,還可推出自訂遊戲模式、鑄造新資產,或撰寫擴展核心玩法的代碼,所有這些均由開源邏輯治理,並透過原生代幣或版稅激勵。
Web3 遊戲:下一代數字娛樂
Web3 遊戲不僅是技術變革,更帶來全新的經濟與文化模式,在這裡玩家是投資者、創造者和共治者。開放基礎設施、可編程經濟和用戶擁有資產的結合,正在重塑數字世界中遊玩、建構和歸屬的意義。
隨著更多工作室擁抱區塊鏈工具及更佳的用戶引導,Web3 遊戲有望吸引數百萬玩家進入去中心化互聯網,不僅作為用戶,更作為其成長的利益相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