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深度解析

要點摘要

  • 穩定幣在新興市場提供穩定的價值儲存,幫助像委內瑞拉、土耳其和阿根廷等國抵禦本幣的波動性。
  • 它們實現了低成本、近乎即時的跨境匯款,比傳統系統最多可降低40%的交易費用。
  • 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如USDT和USDC,在新興市場因其可靠性和在TRON、以太坊等區塊鏈上的廣泛應用而占據主導地位。
  • 穩定幣透過提供可訪問的金融服務,促進了金融包容性,尤其是在銀行基礎設施有限的地區。
  • 監管挑戰,如貨幣政策風險,凸顯了需要平衡的框架,以最大化穩定幣在新興市場的效益。

穩定幣已成為加密貨幣市場的基石,最近幾個月內促成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全球加密交易。這些數位貨幣透過掛鉤像美元這樣的資產,保持價格穩定,解決了比特幣BitcoinEthereum等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劇烈,難以在日常交易中使用的問題。隨著加密生態系統的發展,了解穩定幣的機制、優勢和風險,對於投資者、監管者和用戶,特別是在承擔重要經濟職能的新興市場,至關重要。

穩定幣:動盪經濟中的穩定錨

在受貨幣不穩定困擾的新興市場,穩定幣為傳統金融工具提供了有力替代方案。委內瑞拉、土耳其、阿根廷和尼日利亞等國經歷了顯著的經濟波動,推動民眾轉向美元掛鉤的穩定幣作為價值儲存手段。例如,委內瑞拉被稱為「世界領先的穩定幣和用例之都」,約有800萬流離失所者依賴穩定幣匯款。土耳其里拉在2021年對美元的急劇貶值加劇了通膨和進口成本,使得穩定幣成為土耳其企業追求穩定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日益受歡迎的選擇。

穩定幣替代本幣的現象在高通膨經濟體尤為明顯。專注拉美市場的點對點交易所El Dorado CEO Guillermo Goncalvez指出,隨著委內瑞拉貨幣貶值,美元使用增加,穩定幣匯款飆升,證明了在傳統系統失靈時,穩定幣是可行替代方案。阿根廷也有類似情況,該國比索在過去五年裡對美元貶值超過90%,穩定幣成為保持購買力的吸引選擇。

穩定幣與新興市場

跨境支付與匯款革命

穩定幣作為交換媒介表現出色,提供了比傳統系統更快、更便宜的跨境交易。以傳統系統中間費用3%的中等水平計算,穩定幣有望降低40%至約1.8%。a16z數據顯示,從美國向哥倫比亞匯款200美元,通過穩定幣費用低於0.01美元,而傳統方法則需12.13美元。此成本優勢在尼日利亞-美國、墨西哥-美國、巴西-歐洲等匯款走廊尤為顯著,穩定幣實現更便宜的交易同時保持近乎即時的結算速度。

穩定幣匯款量顯著增長。支持法幣到加密貨幣轉換的Yellow Card平台,2024年年度交易額達到30億美元,是2023年15億美元的兩倍。支持非洲和拉美進出口企業使用穩定幣支付的Conduit,年化交易量從50億美元躍升至100億美元。位於拉各斯的Juicyway至今處理總支付量達13億美元。這些數據展示了穩定幣作為新興市場跨境價值傳輸的實用解決方案正被日益接受。


Register on JuCoin

技術實現與地區偏好

穩定幣市場由美元支持的代幣主導,這些代幣透過傳統貨幣儲備維持價值,主要由受監管機構持有美元儲備。主要代表包括Tether(USDT)USD Coin(USDC)。USDT的儲備由黑石(BlackRock)管理,存放於紐約梅隆銀行(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並由德勤出具透明度證明。在新興市場,USDT廣泛使用,特別是在跨境交易和作為本幣波動的對沖工具。由於交易費低且處理速度快,USDT常在TRON鏈上流通,優於以太坊。

穩定幣生態

各地區對穩定幣基礎設施的偏好明顯。例如,印尼最大的加密平台之一Pintu報告顯示,以太坊仍是美元穩定幣轉帳的最受歡迎網絡(占50%),其次是幣安鏈(25%)、Tron(8%)和Solana(4%)。用戶鏈上轉帳中,USDT占比超過90%,遠超USDC。新興市場中對USDT的偏好,主要源於其網絡效應、用戶信任、流動性及成熟的市場表現。

經濟影響與金融包容

穩定幣在促進新興市場金融包容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銀行基礎設施有限的地區,穩定幣提供了低成本、易獲取的交易和匯款替代方案。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東南亞等地區的許多人缺乏美元計價的銀行服務,穩定幣填補了這一空白,使數百萬人能夠輕鬆儲值和進行交易。

其影響不僅限於個人用戶,也惠及新興市場的企業。面對美元計價的成本,數字企業利用穩定幣對沖本幣波動。跨國運營的企業透過穩定幣管理現金流並支付員工、客戶或供應商。拉丁美洲金融應用DolarApp指出,在墨西哥、哥倫比亞和巴西等美元銀行受限國家,穩定幣讓用戶持有美元價值並靈活兌換,同時提供傳統銀行隱性費用無法做到的匯率透明度。

監管考量與挑戰

儘管應用不斷擴大,穩定幣在各地仍面臨重大監管挑戰,涵蓋貨幣政策影響和金融穩定風險。薩爾瓦多2021年嘗試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雖促進金融包容,卻增加了交易媒介的波動風險。經濟模型預測,比特幣價格一標準差下跌可能導致產出和消費峰值下降約1%,暴露出潛在的宏觀經濟風險。

國際清算銀行(BIS)指出,雖然穩定幣為跨境支付帶來機遇,但也提出挑戰。在穩定幣可能削弱本國金融體系韌性或干擾央行目標的轄區,監管機構可能需要採取措施以減輕對國家支付和貨幣體系的風險。穩定幣的貨幣替代效應可能削弱央行對貨幣供應或利率的控制,影響貨幣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性。

研究顯示,基於貨幣籃子的穩定幣或許能緩解波動性問題。實證發現顯示,相較於單一貨幣穩定幣,貨幣籃子穩定幣波動性更低,這對有大量匯款的新興市場政策制定至關重要。所謂「籃幣」(basket-based stablecoin)在經濟動盪時較「單幣」(single currency-based stablecoin)能更好地保值,提供比純美元掛鉤代幣更穩定的替代方案。


Trade on JuCoin

未來趨勢與與傳統金融的整合

穩定幣正日益與傳統金融融合。巴西獨角獸Nubank推出了獎勵USDC持有者年化4%收益的功能,此前客戶持有USDC激增十倍。目前,30%的Nubank用戶持有USDC。此類整合亦擴展至全球金融科技巨頭,如Venmo、Apple Pay、PayPal、Cash App和Revolut等,均支持應用內穩定幣交易。

除消費者應用外,穩定幣正在重塑全球薪酬體系。隨著遠程工作的普及,Rise等初創企業允許公司用穩定幣支付承包商,企業支付法幣,承包商則接收USDC或USDT,規避貨幣波動風險。這一應用在銀行基礎設施不穩定或難以觸及的新興市場尤為重要。

展望未來,全球科技巨頭發行的穩定幣、央行數字貨幣(CBDC)探索以及與傳統金融更深層次的整合將是趨勢。可編程特性和跨鏈互操作性的提升將拓展穩定幣的應用,構建互聯的數字資產生態,鞏固其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

穩定幣:變革新興市場的金融穩定性

穩定幣是解決新興市場獨特金融挑戰的重要創新。結合區塊鏈的效率與貨幣的穩定性,它們促進跨境支付、推動金融包容,並支持多種應用。這些穩定幣在對抗通膨和實現高效匯款方面尤為珍貴,尤其是在貨幣波動劇烈的經濟體中。

隨著生態系統成熟,混合模型和優化設計有望提升穩定性、去中心化和效率。穩定幣融入傳統金融體系及其被主流金融機構逐漸接受,標誌其正由加密領域的利基產品轉變為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對新興市場而言,穩定幣為金融賦能和經濟韌性提供路徑,前提是相應的監管框架能夠平衡機遇與風險。

Explore More From JuCoin:JuCoin Exchange |Twitter/X |Telegram |Discord |Ghost

Michael Cr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