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與核心內容

2025年3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建立美國戰略比特幣儲備。該儲備以聯邦政府通過刑事或民事沒收程序獲得的約20萬枚比特幣(價值約170億美元)為基礎,並明確承諾「不花費納稅人資金購買新比特幣」且「不出售現有儲備資產」。此政策旨在將比特幣納入國家戰略資產框架,但僅依賴罰沒資產的「不買不賣」策略與市場期望的「政府增持」之間存在落差,導致比特幣當日價格暴跌6%,從9.1萬美元跌至8.5萬美元。

根據 JuCoin 數據,消息公布後,衍生品市場在24小時內爆倉超過10億美元,反映出杠杆資金對政策力度的失望。雖然該政策確認了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存」資產的地位,但其本質為「存量鎖定」而非「增量買入」,未能提供市場期望的流動性支撐。

圖片來源於Coinmarketcap

市場反應與短期衝擊

特朗普的政策雖具象徵意義,但因缺乏實際買盤而引發拋售。消息公布後,比特幣價格短時下探至8.5萬美元,以太坊、SOL 等主流代幣也跟跌超過10%。市場情緒明顯分化:長期投資者認為該政策為比特幣「數字黃金」的敘事注入了主權信用背書,但短期交易者擔心政府無法通過市場購買擴大儲備,從而削弱了價格上漲的預期。

此次暴跌還暴露了市場對政策細節的敏感度。例如,行政命令中提到的「美國數字資產儲備庫」涵蓋其他罰沒的加密貨幣(如 XRP、SOL),但未明確具體管理規則,加劇了監管不確定性。此外,聯邦政府持有的20萬枚比特幣從未經過完整審計,特朗普要求進行全面核算的舉措雖強化了透明度,但也可能暴露歷史操作中的潛在問題,進一步影響投資者信心。

長期影響與政策潛力

儘管短期市場受挫,特朗普的加密儲備政策仍為行業帶來結構性利好。首先,比特幣首次被納入主權國家戰略資產範疇,可能促使其他國家效仿,尤其是依賴美元體系的新興市場。其次,美國政府承諾長期持有罰沒的比特幣,理論上可減少1%的市場流通量,為價格提供底層支撐。此外,特朗普同步放寬監管,允許企業將比特幣列為「有形資產」,可能刺激更多機構披露持倉並參與市場。

該政策也為州級立法鋪平了道路。德州、猶他州等由共和黨主導的州正加速推動地方加密儲備法案,例如德州SB21法案計劃每年將5%的財政資金配置於加密資產。若聯邦與州級政策形成協同效應,可能吸引養老基金、保險基金等長期資本入場。

潛在風險與未來展望

特朗普政策的可持續性面臨多重挑戰:

  • 若四年後特朗普未能連任,民主黨可能推翻現行框架,導致儲備管理「朝令夕改」。
  • 聯邦政府財政赤字高企,難以通過發債購買比特幣,增量儲備僅能依賴罰沒資產,規模增長受限。
  • 市場操縱爭議——特朗普家族關聯的 DeFi 平台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被曝在政策公布前增持加密貨幣,引發內幕交易質疑。

未來市場需關注兩大關鍵節點:

  1. 2025年3月白宮加密峰會的政策細化方向,特別是州級儲備與聯邦框架的銜接機制;
  2. 比特幣是否能在宏觀環境改善(例如降息預期升溫)的情況下修復價格。

雖然特朗普的加密儲備政策未滿足短期市場預期,但其對比特幣主權資產地位的確認,為行業奠定了長期制度基礎。在政策紅利與風險交織的背景下,理性評估基本面與監管動向將成為投資決策的關鍵。

Neason 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