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pee 的崛起:從點擊遊戲到 TON 生態霸主

2024年8月,一款名為 Dropee 的點擊賺錢(Play-to-Earn)遊戲在 Telegram 平台上線,迅速改寫了 Web3 遊戲市場格局。其玩法設計極簡:用戶透過點擊螢幕提升代幣價值,完成每日任務即可獲得加密貨幣獎勵。這種「零門檻」策略精准擊中休閒玩家的痛點,三個月內用戶突破1200萬,日活躍用戶達80萬,登上 TON 區塊鏈 DApp 排行榜首位(根據 DappRadar 數據)。憑藉社群裂變效應與即時獎勵機制,Dropee 成功將傳統休閒用戶轉化為 Web3 參與者,月收入同比增長100%,成為 TON 生態增長的核心引擎。

Dropee 轉型危機
圖片來源於 X

Dropee 的爆發印證了輕量化 Web3 遊戲的可行性。與 Axie Infinity 等重資產模式不同,Dropee 剝離了複雜的戰鬥系統與經濟設計,轉而將用戶行為直接轉化為收益。例如,邀請好友可獲得團隊獎池分成,而連續登錄30天的用戶可解鎖稀有道具 NFT。這種「遊戲即挖礦」模式降低了認知門檻,但也為後續轉型埋下隱患——大量用戶僅關注短期收益,而非生態長期價值。

戰略轉型:構建 Web3 遊戲工作室的野心

2024年12月,Dropee 團隊宣佈從單一遊戲轉型為 Web3 遊戲工作室,目標構建由單一代幣驅動的遊戲矩陣。這一決策基於兩個核心邏輯:第一是避免昙花一現,通過多元化產品延長生命周期;第二是搶占5000億美元休閒遊戲市場,打破傳統巨頭壟斷。團隊披露,其 AI 開發工具已支援快速生成遊戲原型,計畫每年發布5-8款產品,涵蓋模擬經營、卡牌對戰等細分賽道。

轉型計劃獲得行業巨頭背書,The Sandbox、OpenSea PRO 及 Tioga Capital 等機構注資,團隊背景亦成亮點——核心成員曾主導開發超過400款遊戲,累計下載量達84億次,創收10億美元。對標案例中,FLOKI 通過擴展元宇宙與 DeFi 工具實現生態增值,而 SEED 則聚焦可擴展性底層設施。Dropee 試圖融合兩者路徑:既保持 C 端產品的爆發力,又搭建開發者協作網絡。但這一藍圖面臨現實挑戰,例如如何平衡多款遊戲的經濟模型,避免代幣通脹或流動性分散。


Register on JuCoin

TGE 延遲與社群信任危機

2025年3月,Dropee 社群矛盾集中爆發。此前團隊在 X 平台承諾於第一季度末啟動代幣生成活動(TGE),但截至4月仍未公布具體時間表,僅模糊表示「優先完善工作室基礎設施」。這一延遲引發用戶大規模質疑,相關帖文下出現數千條批評,核心訴求包括:公開代幣分配細則、彌補等待期損失、明確治理權歸屬。部分用戶指出,Dropee 當前遊戲內收入(如廣告分成與 NFT 交易手續費)可能削弱團隊發行代幣的動力,導致經濟模型失衡。

社群信任危機暴露了 Web3 項目的典型風險:當團隊戰略重心轉移時,如何維持早期支持者的利益?參考案例中,Nordom Gates 曾因白皮書修訂延遲TGE,但透過空投額外獎勵挽回用戶;而 Dropee 尚未提出任何補償方案。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代幣功能設計——若僅作為遊戲內積分而無法跨生態流通或參與治理,將難以支撐工作室長期願景。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因代幣問題導致用戶流失的 Web3 遊戲占比已達37%,Dropee 需警惕重蹈覆轍。

行業競爭與未來突圍路徑

儘管陷入爭議,Dropee 仍具獨特競爭優勢。其 Telegram 用戶池與 TON 生態資源形成了護城河,而傳統遊戲開發經驗能加速產品迭代。短期來看,團隊需盡快解決兩大問題:

  • 其一,盡快啟動 TGE 並設計代幣銷毀、質押獎勵等通縮機制,例如參考 JuCoin Launchpool 的流動性激勵模型;

  • 其二,證明 AI 工具的實際效能,例如公布首款新遊戲《Dropee Kingdom》(模擬經營類)的測試數據。

在長期戰略上,Dropee 可以借鑒騰訊 Supercell 的「工作室聯邦制」,通過收購獨立團隊擴展產品線,而非完全自主研發。同時還需探索「社群資產化」路徑,將用戶關係鏈與互動數據轉化為鏈上身份 NFT,從而增強用戶黏性。若轉型成功,Dropee 或將成為連接 Web2 休閒用戶與 Web3 經濟的橋樑,而 JuCoin 等交易平台則將為其提供流動性支持和合規框架。當前這次危機亦成為行業的分水嶺——只有真正融合了遊戲性與金融價值的項目,才能經得起市場周期考驗。

Neason 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