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穩定幣立法的關鍵進展

2025 年 4 月 1 日,美國眾議院數字資產小組委員會主席布萊恩·斯泰爾宣布,眾議院與參議院在穩定幣監管法案的協調上取得了顯著突破。兩院提出的《STABLE 法案》與《GENIUS 法案》文本差異已從最初的「核心爭議」縮小至 20%,且剩餘分歧主要集中在技術性條款上,而非核心監管原則。這一進展標誌著美國聯邦層面首次就穩定幣監管框架達成跨黨派共識,為法案最終通過掃清了障礙。

自 2025 年初以來,參眾兩院分別提出了各自的法案:眾議院主導的《STABLE 法案》強調儲備透明和反洗錢要求,而參議院的《GENIUS 法案》則聚焦聯邦與州監管權責的劃分以及國際互操作性。經過多次修訂以及 SEC、CFTC 的技術指導,兩院逐步統一了穩定幣發行方的儲備審計標準、託管規則和跨境流通要求。

美國眾議院與參議院就穩定幣監管達成一致
圖片來源於 Coinmarketcap

法案核心內容與分歧焦點

儘管兩院已就大部分條款達成一致,但仍有一些分歧值得關注。
例如,《GENIUS 法案》要求外國穩定幣發行人必須通過美國財政部的雙邊協議進行評估,而《STABLE 法案》則允許在「監管對等」條件下進行流通,但未明確規定互惠機制。
此外,關於州監管權限的劃分也存在分歧:參議院主張對市值超過 100 億美元的發行人實施強制聯邦監管,而眾議院則允許州級機構在符合聯邦標準下自主監管。

在協調過程中,SEC 和 CFTC 發揮了關鍵作用,協助統一了術語定義(如「支付穩定幣」與「算法穩定幣」)以及合規框架。例如,兩法案均明確禁止發行付息型穩定幣以遏制投機風險,同時要求發行方每月披露儲備資產構成,確保透明性。投資者可通過如 JuCoin 等合規平臺實時追蹤相關動態。

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

立法進展已引發市場連鎖反應。消息公布後,USDT/USD 價格短暫下跌至 0.998 美元,交易量激增 15%,反映出投資者對監管收緊的擔憂。從長期來看,法案落地可能會加速行業洗牌:合規成本上升可能迫使中小發行商退出市場,而大型機構(如 Circle、PayPal)以及受監管的銀行將佔據主導地位。

此外,法案對創新的平衡也值得關注。例如,禁止付息型穩定幣可能會抑制部分 DeFi 協議的增長,但也為安全、透明的穩定幣應用鋪平了道路。兩院還要求聯邦機構與 NIST 合作制定技術標準,推動鏈間互操作性,這或將為跨鏈交易平臺創造新機會。

未來挑戰與監管展望

儘管進展積極,但立法仍面臨多重挑戰。部分民主黨議員(如馬克辛·沃特斯)反對未限制政治人物關聯方發行穩定幣的條款,這可能會影響最終投票結果。此外,州監管權爭議與儲備資產實時審計的操作難題仍需進一步細化。

從國際視角看,美國法案可能會成為全球穩定幣監管的範本,與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法案》(MiCA)形成競爭與合作關係。若兩院能在 2025 年 8 月休會前通過合併文本,美元穩定幣的全球主導地位將進一步鞏固,同時為傳統金融與 DeFi 的融合開闢新路徑。

投資者與從業者需密切關注 4 月眾議院的修訂審議以及後續兩院合併文本的細節。無論是短期波動還是長期合規轉型,主動適應監管變化將是把握市場機會的關鍵。

Neason Oliver